對於典韋和公孫瓚的這場戰鬥,並不是趙徽授意的。
趙徽更想讓公孫瓚去冀州,和袁譚牽扯,互相消耗。
為了保證公孫瓚去冀州,趙徽也是特意讓典韋一路跟隨。
但是公孫瓚還是趁著山賊出現的時候,放走了五千精兵。
趙徽也就明白了,公孫瓚還是賊心不死,還是要留在幽州和自己作對。
所以對典韋要對付公孫瓚,趙徽也就沒有制止。
既然不願意去冀州,那就留下來吧。
對於一個對自己充滿怨恨的人,已經無法利用,那就只有除掉了。
只是戰鬥結果傳回來,卻是讓趙徽有些意外。
公孫瓚竟然在戰場上失蹤了。
所有戰死的人,都被清點出來,沒有一個是公孫瓚。
“可惜了。”
“不知道公孫瓚和之前的山賊是否有聯絡。”
三百山賊已經被剿滅。
趙徽派去深山中的探子,也已經發現鄒丹大軍經過的痕跡。。
雖然暫時還沒看到人,但是很快就能追上了。
五千人,在山林中經過,即使鄒丹很小心,但是還會留下很多痕跡。
被劈開的荊棘,營地上留下的火堆。
還有士卒留下的各種垃圾。
五千人,想要全部隱藏,基本沒有可能。
即使鄒丹要求,每次出發的時候,一定要將糞便,還有火堆掩埋起來。
但是每次都會有人沒有照做。
或者只是胡亂的鏟了兩把土,應付了事。
不過雖然發現了他們留下的痕跡,但是趙徽也沒敢直接派大軍進入。
他可以派兩百人去深山中剿滅三百山賊。
但是鄒丹現在率領的是五千人。
趙徽派的人少了,沒有多大效果。
而派的人多了,又容易遭遇敵人埋伏。
即使知道鄒丹所率領的袁軍的蹤跡,趙徽也不敢輕易派出大軍。
在山林中,即使再怎麼小心,也很容易被埋伏。
鄒丹率領的袁軍,現在並不是一支逃兵。
而且公孫瓚消失了,他很有可能已經和鄒丹匯合了。
郭嘉道:“從現在的訊息看,公孫瓚應該是想要進入太行山中。”
從送回來的訊息中,郭嘉已經看到鄒丹的行軍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