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還有一個選擇。”簡雍道。
“什麼選擇?”劉備道。
他心中已經決定要前往洛陽了。他有自己的判斷分析。
進入洛陽,最好的結果就是他佔據洛陽,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
但是最差的結果,就是他沒能把控好政局,沒能壓下李傕郭汜。
可是讓劉協承認他皇親國戚的身份,絕對沒有問題。
劉協這個時候,非常需要一個宗親幫助他。
四百年,劉家的血脈都不知道有多少了。
就算劉備不是,劉協也會為了利益,讓劉備成為中山靖王之後。
就算劉備的族譜早就不知道丟哪裡去了,劉協也可以讓宗正為劉備補全族譜,將劉備的名字寫上去。
這是劉備進入洛陽,最差的結果。只獲得一個身份。
但是以劉備的雄心,他自然不相信,自己會那麼差,他的收益,肯定是大於最差結果。
即使只獲得身份上的承認,劉備也還是願意進入洛陽護駕。
不過還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劉備沒能進入洛陽。
這是劉備唯一無法接受的結果。
不過這個可能行更低。
有關張在,天下再大,也沒有劉備去不了的地方。
無非是他能夠帶多少人到洛陽。
帶的人越多,他鎮壓李傕郭汜的可能就越大。
帶的人越少,他就只能混一個皇叔的身份了。
所以進入洛陽,是劉備勢在必行的計劃。
他已經失敗了很多次,但是每一次的失敗,都不能擊垮劉備,他不害怕失敗。
劉備從來不會畏懼失敗而不敢行動。
大不了就是從頭再來。
雖然已經不是二十多的青年,可他現在還是壯年,他還有機會可以再來。
徐州謀劃了多年,現在只要除掉呂布,徐州就是他的了。
放棄很不甘心,但是劉備有壯士斷腕之決心。
這一點上,劉備比呂布的決心更強。
他現在手中缺人,雖然在徐州這幾年,網羅了不少人才。
可是劉備還是缺人,他需要一個好的身份。
即使失去了徐州,但是如果他漢室宗親的身份,得到了承認,劉備相信,他現在失去的,以後一定會重新拿回來。
而且會更加簡單。
但是簡雍說的第三個選擇,還是讓劉備好奇。
簡雍道:“徐州可以暫時不放棄,主公暗中前往洛陽,到達洛陽之後,看情況,將天子帶回徐州最好,若是不行,那個時候在放棄徐州。”
簡雍的第三個選擇,其實就是另外兩個選擇的折中。
等於是劉備有了一個後路。
但是劉備離開徐州後,就算他不想放棄徐州,留下的人,能擋得住呂布的虎狼之師嗎?
在陳登糜竺他們看來,劉備選擇前往洛陽,那就是等於放棄徐州了。
想要兩邊都要,可沒那麼簡單,最後可能的結果,反而是因為力量分散,兩邊都失敗了。
貪多嚼不爛,這個道理劉備不可能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