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華先生已經答應留下來了。”
徐庶回到州牧府向趙徽稟報。
趙徽和郭嘉,之前就已經將華佗的心裡,分析的差不多了。
如果徐庶說,華佗還是要離開,趙徽反而會覺得奇詭。
一直以來,大漢的書院,所教的幾乎都是儒家經書。
雖然人人離不開醫家,但是醫家在大漢的地位一直都不高。
華佗從未想過,有一天,他會進入書院,專門教導學生學習醫術。
自古以來,有哪位醫師,可以在書院中教授醫術?
沒有!
這個機會,他不想錯過。
與其滿世家的去尋找傳人,最後還不一定能找到。
他為何不就留在這裡,將醫家發揚光大。
兩千人的學院,也更容易讓他發現好苗子。
就算暫時這兩千人中,沒有華佗心中最理想的傳承弟子,但是後面呢?
總會有一天,會被他遇到。
至於尋找草藥的事情,他以後可以帶上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找個時間一起外出尋找,正好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歷練。
華佗已經想好了,他不僅要帶學生去山中尋找草藥。
他還會在薊城開一家醫館,然後讓學生到醫館學習。
兩千人的幽州學院,華佗也不敢想,兩千人都喜歡學醫,而且都能學有所成。
但是隻要有一成的人,願意跟著他學,華佗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一年教授兩百人,十年就是兩千人,這些人學成出去之後,還可喲繼續教導更多的人。
如趙徽說的,十幾年後,大漢的每一個村子,都要有一個醫師。
讓所有人生病了,都能看病。
趙徽帶著華佗,al下次來到幽州學院。
“我希望有一天,天下所有百姓,看病都不在需要錢。都可以免費看病,一切費用都由我們來報銷。”
“藥草的錢,醫師的錢,都由我們來支付。”
趙徽的話,讓華佗無比動容。
即使是他,這些年一心治病,可是也從未想過。他最多就是看那些實在出不起藥費的病人,給他們免掉醫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