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對幽州的窺視之心不死,趙徽自然也是可以感受到。
在第一天見到公孫瓚,公孫瓚再次拒絕投靠自己的時候,趙徽就已經知道了。
他和公孫瓚之間,不可能成為君臣關係。
只是公孫瓚現在對趙徽沒有威脅,也是冀州過來使者,趙徽這段時間都沒有動他。
田豐所說的,趙徽是真的不怎麼在意。
就算運糧隊有一萬人。這一萬人全是精兵又如何。
這裡是幽州,現在的幽州,已經不是公孫瓚當初離開時的那個幽州了。
這幾年,公孫瓚當初的在幽州的名望,早就衰落了。
如今根本沒有多少人還記得公孫瓚。
即使記得,即使聽到公孫瓚這個名字,最多不過是發一句感慨。
然後還是堅定的跟著趙徽。
因為趙徽帶給他們的改變更大。
如今趙徽才是幽州這塊大地上的主人。
每一期的幽州日報上,都會有對趙徽的歌頌。
都會刊登一些重要的事情,諸如趙徽又施行了哪些惠民的政策。
哪裡的百姓,日子過的比以前更好了。
哪裡的出現的山賊,在幾天之內就被剿滅了。
整個幽州,兩百多萬百姓,不管是老弱婦孺,幾乎都知道幽州牧是趙徽,而不是其他什麼人。
每個人都希望緊跟趙徽的腳步,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公孫瓚以為他可以在幽州重新崛起。
但是實際上,這塊土地,已經將他排斥在外。
公孫瓚就算回到幽州,也不得人心。
這大半月下來,薊城的百姓,也都透過幽州民報,知道田豐和公孫瓚就在城內。
可是普通百姓根本沒有什麼感覺,他每天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
也沒有人來驛館看公孫瓚。
幾年前,公孫瓚還是北平太守,還是白馬將軍的時候,他每次出行,總是能引起滿街的百姓圍觀。
一些二八芳齡的少女,更是對公孫瓚拋著媚眼,春心蕩漾。
畢竟那個時候的公孫瓚,威震草原,又英俊瀟灑。
是很多少女的夢中情人。
只是這麼多年過去,公孫瓚當初那張英俊的面孔,飽經風霜後,也變得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