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海中,徐晃背起倒下的黃巾軍。
即使再當時混亂的場面中,也還是有人看到了。
比起那些遇到危險,就拿身邊士兵擋箭的將軍來說。
徐晃已經無可挑剔,已經完全征服了這些黃巾軍。
在這之前,這些黃巾軍是因為徐晃的能力,才對徐晃信服。
而現在,經過這一場大火的洗禮。
他們看到了徐晃另外一面。
在徐晃眼中,他們並不是殺戮的機器。
他們看到了徐晃在嚴厲之外,那柔情的一面。
就算只是一個最普通計程車兵。
在危及的時候,徐晃也不會放棄他們。
在火海中,徐晃就算不去救那個倒下計程車兵,也不會有人覺得有問題。
在那種情況,想要救一個已經倒下的人,很有可能會把自己也搭上。
最後誰也走不出來。
如果徐晃沒有背起那名暈倒的黃巾軍。
在這火海中,最後五十丈,絕對會倒下更多的人。
因為看到了徐晃的不放棄。
跟在徐晃後面的黃巾軍,一個個互相幫助,相互扶持著。
浸溼的衣袖,兩人輪流使用。
才讓他們堅持下來,闖出火海。
在這支黃巾軍眼中,徐晃的威勢,已經遠遠超過在冀州的趙徽。
就像當初的陌刀隊,對趙徽的信任。
此刻活下來的黃巾軍,也願意為徐晃付出自己的生命。
只要是徐晃的命令,他們絕對會一絲不苟的完成。
他們願意為徐晃,死戰到底,絕不退縮一步。
後面從火海中出來的,只要意識還清楚的。
就算腿都燒焦了,也咬著牙,拄著長矛,站在徐晃身後。
除了那些已經昏迷的,神志不清的,以及真的站不起來的。
另外的人全都站在徐晃身後。
後面出來的人,在還沒明白情況的時候,也是主動歸隊。
一些人,用撲滅出口處的大火。
出口處,那些堆積樹枝已經燃燒乾淨。
雖然沒有水源,但是在黃巾軍的撲打下,出口處的火勢雖然沒有水源,但是在黃巾軍的撲打下,出口處的火勢在漸漸變小。
很多黃巾軍身上的燒傷,都是穿過這最後一道火牆造成的。
在蛇道內,他們小心一點,就算有火苗竄到身上,也能馬上拍掉,更多是窒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