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各項實力,雖然比不上太史慈典韋趙雲,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中層將領。
很多事情,需要他們帶隊執行。
幷州,太史慈也收到了來自趙徽的指令。
長城一線計程車兵沒有動,由裴元紹鎮守。
太史慈親自率領五萬大軍,進入上黨郡。
雖然幷州和冀州相鄰,可是中間隔著一道太行山脈。
太史慈想要進攻冀州,也只能進入上黨郡,繞過太行山,由西南方向,從冀州兗州幷州的交界處發起進攻。
與袁紹交戰,數十萬大軍,不可能全部集結到一處,來個決一死戰。
合兵一處,對趙徽來說是不利的。
趙徽的兵力並不比袁紹少。
他可以兵分多路,來互相牽制袁紹。
哪一邊有優勢,就由哪一邊主攻,而另外一邊就採取守勢,或者說稍微放緩攻勢。
趙徽沒有讓張望廖化從青州回來。而是用戰船,給他們送去了一批糧草。
之前趙徽對於袁紹後方的這顆釘子,不怎麼在意。
但是現在已經準備發起進攻,能留下這個釘子,趙徽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趙徽的戰略方針,現在已經基本確定。
主力部隊,由趙徽親自率領,從幽州南下,直逼常山。
第二部隊,由太史慈率領,從上黨郡出發,經過河內郡,從冀州的西南方向,進攻魏郡。
第三部分,則是張望廖化在青州的兵力,用來牽制干擾袁紹。
三個戰場,一北、一東,一西南。完全包攏袁紹的地盤。
對於趙徽來說,是進可攻,退可守。
就算戰爭失利,他也可以輕鬆退回去。
而對袁紹來說,他要是退,就只能退進兗州了。
而現在呂布和曹操正在爭奪兗州。
而也是因為呂布和曹操,趙徽才會在這個時候,選擇與袁紹交戰。
繼續守在幽州,那麼兗州必然最終還是要落入曹操之手。
與其那個時候再和袁紹交戰,還不如現在就開始。
這一次,對趙徽來說,最想看到的就是,自己打敗袁紹,而呂布打敗曹操。將這兩人先踢出局。
至於後面,他和呂布,和袁術會是什麼關係,到了那個時候在說。
而趙徽最不想看到的,是他沒能擊敗袁紹,呂布又被曹操擊敗。
那麼他這次的大舉進攻冀州,就純粹的是在消耗自己的力量了。
趙徽沒有給呂布其他支援,但是他在這個時候,大規模的調動兵馬,要與袁紹一戰,就是對呂布的最大支援。
讓呂布可以無需顧忌袁紹,能夠放心和曹操爭奪兗州的控制權。
在曹操撤回徐州的途中,夏侯惇還是丟了濮陽。
呂布打著要攻打鄭城,因為曹操的妻兒都在鄭城內,夏侯惇擔心有失,領兵前去支援,結果半道上,中了呂布的埋伏大敗。呂布順勢奪取了濮陽。
而此時,整個兗州,就只剩下三座城池,還在堅守,沒有投降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