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走了,要去攪動屬於他的風雲。
直到呂布離開,趙徽也沒能理清自己和呂布之間的關係。
不過已經無關緊要了。
趙徽現在考慮的是,要不要將戰船賣給袁術。
趙雲回來,也帶來了袁術親手寫給趙徽的書信。
戰船亮出來,肯定會有人眼熱,這在趙徽的預料中。
只是他和袁術現在雖然說是盟友,可是這聯盟並不牢靠,隨時都有可能分裂。
和郭嘉等人商討後,趙徽決定可以給袁術兩艘戰船。
這雖然增強了袁術的實力,可是趙徽並不吃虧。
用這兩艘戰船的錢,趙徽可再製造四艘一樣的戰船。
而兩艘戰船雖然增強了袁術對長江的控制,可是並不會太過影響南邊的戰局。
趙徽的戰船雖然不管在載人上,還是堅固上,都比大漢原來的船隻要好。
可是也基本只能在長江上行駛,想要透過河網,控制江南各條水道,還是需要大量的小船。
而且趙徽現在還需要從江南收購糧草,袁術送的那些,並不能滿足趙徽的需求。
想要從江南收購大量的糧草,還需要袁術的配合。
如果袁術不同意,趙徽只能讓人在暗中收購,這樣能收購到的糧草就非常有限了。
緩稱王,廣積糧,這六個字,趙徽記得很清楚。
只要有糧,就不怕沒人跟著自己。
雖然以他現在的力量,完全能夠和袁紹正面硬碰,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卻只會便宜了曹操。
呂布去兗州攪風攪雨的時候,就是趙徽對袁紹出兵的時候。
那個時候,恐怕就算趙徽不出兵攻打袁紹,袁紹也會主動來攻打趙徽。
如果現在大漢,只有袁紹趙徽兩股勢力,自然不用顧忌這麼多。
可是就因為勢力太多,沒有好的機會,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擔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曹操之所以敢一直攻打徐州,是因為相對袁紹趙徽袁術來說,他現在的實力還是太弱小了。
他要是不打下徐州,那麼日後根本無法抵擋袁紹或者袁術的攻擊。
袁紹還好,畢竟北方還有趙徽在牽制袁紹。
可是袁術,佔據了豫州之後,又佔了揚州,早就對兗州徐州虎視眈眈了。
趙徽袁紹可以等好的機會,可是曹操卻沒有那麼多時間讓他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