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袁紹之後,曹操終於也是逃離洛陽。
雖然當初袁紹要曹操留在洛陽。
但是曹操又怎肯甘心成為董卓的走狗,毀掉自己一生的名譽。
雖然傳出來,曹操刺殺董卓失敗,潛逃出洛陽。
但是曹操到底有沒有刺殺董卓,只有曹操自己知道。
趙徽的情報人員,還沒能打入董卓的相府。
當天在相府內發生的事情,所知者僅曹操與董卓二人。
雖然曹操刺殺董卓失敗,但是卻洗淨了曹操身上董卓走狗的罵名。
一轉身,曹操就成了想要為國除害,但是失利潛逃的英雄。
讓曹操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又上升了一層。
一路逃到陳留,此時的曹操,在世人眼中,就是大英雄的形象。
到達陳留後,曹操很輕鬆的就獲得了大商人衛弘的資助,開始招兵買馬。
陳留太守張邈,是曹操好友,並沒有阻止曹操在自己的地盤招兵。反而還給了曹操很多幫助。
這個時候,曹操的名望的好處就完全體現出來了。
即使他現在出逃洛陽,地位遠不如太守張邈。
兩人同樣在陳留招募兵馬,但是來投奔曹操的人才,卻遠遠高於張邈。
而且曹操自家,也是英才輩出。這個時候有本事的都被曹操叫來了。
不到一個月時間,曹操就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而這五千人中,能夠獨擋一面的將才,就有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
這六人都是將才。
曹操現在雖然名聲在外,但是他現在並無根基,來投奔他的人,還是少了點。
那些名士謀臣,這個時候或許已經注意到曹操,但還沒有決心跟隨曹操,畢竟現在袁紹名氣更盛。
雖然在洛陽與董卓博弈的時候,袁紹失敗了。
但是卻這些名士,還沒有對袁紹失望。他們現在更傾向於投奔袁紹,而不是曹操。
有大商人衛弘的資助,曹操現在完全可以大展拳腳了。
招募到五千士兵後,曹操就發出了檄文,聯絡各路人馬,開始準備討伐董卓。
雖然號稱天下群雄討伐董卓,但是相應曹操不過十多人。
整個大漢有一百五十都個郡城,一個太守算一路諸侯,願意出兵討伐董卓的,連五分之一都沒有。
董卓雖然在洛陽做的事情,天怒人怨。
但是各地太守遠在天邊,而且有很多都是董卓任命的,他們並沒有想過要去討伐董卓。
幽州牧劉虞、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焉,都沒有響應曹操。
作為漢室宗親,在見董卓踐踏皇家威嚴,這皇家三大巨頭,他們全都選擇視而不見。
雖然董卓該死,但是各路人馬聯合,只是一盤散沙,難以成功。
董卓幾十年的戎馬生涯,憑藉功勳走到這一步。也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而且就算扳倒了董卓,皇帝年幼,還會有另外的人繼承董卓的權利。
他們只需要等皇帝長大,那個時候董卓也已經老了,甚至可能早已經死了,一切自然又回到了正軌上。
而他們繼續做他們的土皇帝,沒有什麼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