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只要是有一點腦子的統帥,就沒有人會同意公孫瓚的提議。
士兵不是物品說換就換。
士兵和將領之間,是要有一個磨合的。
特別是公孫瓚鞠義他們訓練的方式並不一樣,突然變換統帥,對士兵的戰力影響非常大。
就算是人突然換了一雙手,也會非常不習慣。
更何況今天換了,明天就直接開始指揮戰鬥。
這真的是必敗無疑。
完全沒有機會。
但是鞠義同意了。
因為按照公孫瓚的意思,明天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指揮,只要用人命去填。
和他們熟不熟悉這支軍隊,完全沒有關係。
只要下一個最簡單的命令——後退者斬!
鞠義同意了,因為他手裡只有兩萬人,公孫瓚手裡是三萬人。
即使這兩天有戰損,但公孫瓚的兵力,還是高於鞠義。
而這兩天,趙徽一直都是主防公孫瓚。
明日往死裡攻城,不能破城,鞠義和公孫瓚就都完了。
但是如果能夠破城,鞠義怎麼看都認為對他更有利。
破城之後,鞠義手中的兵力,可能就會反超公孫瓚。
到時候他就可以反客為主了。
如果輸,公孫瓚輸的多!
如果贏,鞠義贏的多!
鞠義為什麼不同意。
鞠義和下面的校尉說了幾句,然後帶著自己的親衛,跟著公孫瓚去了公孫瓚軍營。
而劉備三兄弟則是留在鞠義的大營中。
沒有雙方統帥的命令,下面的將領可不會聽命。
公孫瓚回到自己的軍營後,就將校尉以上的將領,全都叫到自己的營帳內。
等到所有人都到後,公孫瓚突然喝道:“拿下鞠義。”
這些將領,都是跟隨公孫瓚多年。對公孫瓚唯命是從。
他們沒問為什麼要拿下鞠義,在公孫瓚話音剛落下,幾個反應快的,就已經撲向鞠義。
“公孫瓚,你想幹嘛?”鞠義抽出腰間佩劍。
“你意圖行刺本太守,還敢問本太守幹嘛?”公孫瓚冷笑:“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