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徽也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昌黎郡的實力並不強,不然也不會一直被公孫度壓制。
魯冰要幫助公孫度,趙徽可以憑藉兩萬人將之打敗。
不過魯冰這些年,被同為太守的公孫度壓制,趙徽相信魯冰心中,肯定對公孫度有所不滿。
而以魯冰的性格,有很大的機率會兩不相幫,坐看趙徽和公孫度誰勝之後,才會選擇投靠誰。
並不是什麼人,都有魄力在未知前,就選擇將全部身家都拿去下注。
以魯冰的能力,他並不能準確的判斷出,趙徽和公孫度之間,誰的勝率更高。
在趙徽的大軍進入昌黎郡後,魯冰也馬上收到了訊息。
魯冰手裡此刻拿著兩封密信,一封是趙徽寫給他的,一封是公孫度寫給他的。
他並是一個果決的人,手裡拿著兩封書信,他不知道該站在趙徽這邊,還是站在公孫度
百分二十五的可能幫助趙徽,百分二十五的可能幫助公孫度,剩下百分五十的可能,他誰也不幫。
魯冰將兩封密信都藏了起來,他並沒有派出軍隊去幹擾趙徽。
現在只是運糧隊進入昌黎,就算他不出兵,也有藉口應對公孫度。
趙徽的大軍的沿著海岸前進,每日行軍超過八十里,一天十二個時辰,有七個時辰都在趕路中。
道路崎嶇,運糧車非常不好走,不然的話速度還可以提升。
而另一邊,張望典韋率領的三萬士兵,到現在為止,連北平郡都沒出。
這個時候,就是鞠義也不在提出兵的事情了。
即使公孫瓚認定趙徽是在引誘他動手,公孫瓚現在的耐心也快被消耗完了。
他手裡現在有三萬人,加上鞠義的兩萬士兵,正面攻打趙徽並不虛。
只是公孫瓚也在防著袁紹,擔心自己的兵力如果在和趙徽交戰過程中,被消耗太多,最後給袁紹做了嫁衣。
藉助袁紹的力量奪取幽州,公孫瓚也要保證自己的力量,能夠守住幽州。
他想用最低的代價,打敗趙徽。
但是看著三萬大軍,從薊城出發,走了十天,都沒能走出北平郡。公孫瓚也心急。
當聽到從遼西傳來的訊息時,公孫瓚心中升起一種非常不好的感覺。
他不認為趙徽有那麼傻。
如果這是趙徽的真實水平,那被趙徽趕出幽州的他算什麼?
公孫瓚叫來劉備商量。
聽完公孫瓚所說後,劉備道:“趙徽暗中必有奇招。我們肯定遺漏了什麼。”
從他們現在得到的訊息,趙徽的一切行動太不正常了,完全不是他們認識中的趙徽。
三萬主力軍還在北平郡,每天慢慢悠悠的前進。
而在遼西的數十萬石糧草,在兩萬士兵的護送下,向遼東運送。
這就像是對戰爭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在指揮這場戰爭。
這不可能是趙徽的正常水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