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趙徽,還是公孫瓚,兩人暫時都沒有再發起戰爭的打算。
巨馬水一戰,公孫瓚大敗而回,損失是趙徽的三倍以上。
公孫瓚現在完全沒有信心,能夠打敗趙徽。
回到北平的趙徽,在各方面已經全面超越公孫瓚。
不管是兵力,還是糧草,已經士兵的裝備。
趙徽準備多年,根本不是公孫瓚能比的。
趙徽現在率兵攻打公孫瓚的勝算很大,但是想要攻打公孫瓚,趙徽就必須先吞掉漁陽郡和范陽郡。
這兩郡正好處於上谷郡和北平郡之間,而兩郡的太守,又與公孫瓚交好。
雖然趙徽現在比公孫瓚強大,但是真的打起來,趙徽需要面對的是三四個太守的聯合。
趙徽現在的名氣雖然不下於公孫瓚,可是他畢竟在幽州的根基太淺,無法和公孫瓚相比。
在攻打公孫瓚之前,趙徽需要先拉攏幾個太守成為自己的盟友。
上谷郡,一家客棧內。
徐庶和石韜兩人正拿著一份報紙,坐在長椅上閱讀。
兩人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到了上谷郡。路上雖然遇到了不少危險,但是都被兩人擺平了。
經過打聽,知道上谷郡的太守就是趙徽。只是當時趙徽已經不在上谷,兩人就在客棧住下了。
“元直,你說這趙太守,不會真的就是中華兄吧?”
看著報紙上關於趙徽的內容,石韜還有些不敢相信。
“中華若是真的上谷太守,當初在洛陽的時候,又為何不說?”
這是石韜想不明白的。
徐庶道:“我將這報紙的前面幾期都買來了,先看完再說。”
來了一個月,徐庶對於報紙很是熱衷。特意從其他人手中,買來了之前幾期的報紙。
在上谷郡,找那些普通百姓打聽尋常的訊息,還真的不如看幽州民報。
一份份報紙看過去,徐庶和石韜兩人對上谷郡的瞭解就越深。
“我看到了,上谷郡太守原來是徐寬,幾個月前,才將太守之位讓給中華。”徐庶道。
石韜道:“太守還能讓?你怎麼知道這個趙太守就是中華。”
徐庶道:“你看這裡,已經寫了,趙徽字中華,天下重名的人多,但是不可能連字的一樣。”
“而且我想,也只有中華兄,才能讓上谷郡,有這麼大的變化。廣元,我沒有來錯。”
徐庶將幾份報紙疊好,激動道。
這一個月來,他們並不是一直都待在客棧內,上谷郡的繁華,他們都看在眼裡。
特別是兩人從洛陽,一路走來,看過無數的郡城,在這幽州北方的上谷郡,是他們見過最繁華的城池,也是百姓生活最好的城池。
而改變這一切的,只因為上谷郡有一個人。
如果不是之前和趙徽在洛陽有過接觸,看到這些報紙時,徐庶的第一念頭,就是這些報紙上面全是編造的,只是為了頌揚一個人。
“中華已經回來了,我們現在去太守府嗎?”石韜道。
拋開才幹,兩人只是普通的平民,如果能夠跟隨一郡太守,他們也算是一步登天。
如果不是因為徐庶執意要來幽州,石韜應該會跟隨崔鈞去荊州。
至少當時在石韜眼中,去荊州的前途遠大於來幽州。
不過最後他還是因為友情,與徐庶一起來了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