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浪費大量的糧草和兵力外,公孫瓚什麼也沒得到。
得知公孫瓚出兵冀州後,趙徽也在上谷,叫來太史慈徐庶等人,開了一個軍事會議。
除了趙徽和公孫瓚,兩人在巨馬水打了一戰外,這段時間來,幽州各郡太守,雖然也都在招兵買馬,但是相對其他州,幽州還算太平,並沒有發生太守之間的吞併戰。
其他郡的太守,雖然在招募兵馬,但是他們心中都明白,幽州實力最強的,還是趙徽和公孫瓚。
其他人就算招募了許多兵馬,也只是想讓自己手中的籌碼大一點,自己日後可以得到多一點的話語權。
而幽州的最後走向,還是要看趙徽、公孫瓚以及劉虞三人。
原本,大多太守,都比較偏向公孫瓚。
可是公孫瓚在巨馬水一戰,被趙徽以少勝多。
讓一些中立的太守,不敢將寶完全押在公孫瓚身上。只能繼續觀望。
趙徽現在也摸不清這些太守的真正想法。
直接率領軍隊去攻打他們,趙徽也擔心,其他的太守得知訊息後,反而會主動投靠公孫瓚。
畢竟他在幽州的根子太淺了。
遼東可是還有一個公孫度。
沒什麼根基的趙徽,並不適合主動挑起戰爭,容易引起反感。
他也可以用絕對的實力平推過去,不服者殺。
但是這樣下來,就算趙徽統一了幽州,幽州也要大傷元氣。
幽州本來就不如冀州富庶,後面想再和空手拿下冀州的袁紹爭鋒,幽州各方面都會落入絕對的下風。
趙徽很想兵不血刃的拿下整個幽州,保全幽州的實力。
或者只滅公孫瓚一人,然後逼迫其他太守低頭,主動交出兵權臣服於他。
但是趙徽現在並沒有頭緒。
他和幽州的其他幾個太守,現在也有一些交流,但是這些人就像是老狐狸,看著和趙徽客客氣氣,可是私底下一直防著趙徽。
畢竟趙徽,是逼著一郡太守乖乖讓出太守之位。
所以在和趙徽的接觸中,每個人都非常小心謹慎。
“各位都還有什麼想法,都說出來,不要藏著掖著了。”趙徽道。
趙徽雖然知道歷史的走向,可是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
而趙徽在思考執行中,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總是會有遺漏的地方。
“公孫瓚現在離開幽州,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至少可以在他回來之後,先吞併漁陽郡或者范陽郡。”石韜道。
漁陽郡太守李彪,范陽郡太守陳宏,都是明顯倒向公孫瓚。
趙徽完全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先將這二人吞併。
徐庶道:“師出無名,恐會被人詬病。”
師出無名還是有名,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很多時候只不過是一個攻打別人的藉口,讓自己站在道德的上方。
趙徽攻打漁陽郡,師出無名的話,後面有可能會成為別人的口中的汙點。
不過趙徽並不是很在意這個,畢竟別人要是想對他進行人身攻擊,他一個黃巾餘孽的身份,就足夠被那些人謾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