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過去了,但是梁山好漢的名聲卻沒有落下。
上谷郡各個家族現在都和陸離交好。
就是之前將陸離帶走的宋家,如今面對陸離的時候,也是客客氣氣。
這一切,都讓陸離這個書店掌櫃,在上谷郡有了很高的地位身份。
相比之前的紙鋪,書店經過兩次的擴建,將邊上的三家店鋪都買了下來。
儒學、道學、史學……
一個個書架上面,放著各個類別書。
在這個書店中,有著數千本,各個類別的書籍。
不管哪一個世家的藏書,都比不上這個書店。
以前的甄家,有數十套簡牘,現在的甄家有數百本藏書。
但是和上谷書店一比,不過只有書店的十分之一。
而且甄家的中的藏書,多是儒學道學,他們來上谷郡進貨的時候,也基本都是選擇這兩類書籍,在加幾十套的史記。
儒學已經是主流,是大多數人的選擇,而史記則是以前,就算家財萬貫,也不是想看就能看到。
單是一套史記的簡牘,趙徽就付出了數千萬錢,可以將太尉司徒司空都買一遍。
除了史記之外,其他各類簡牘,趙徽也都是照收不誤。
不管簡牘上面記載的是什麼內容,全都收購回來,在編排成一本本書籍。
所以趙徽這裡有很多非主流的圖書,不是甄家這類商人所想要的。
他們雖然是圖書的傳播者,但是說到底,他們並不是想要推廣文學,只不是一群想要掙錢的商人。
儒學道學的書,可以讓他們掙更多的錢,自然不會選擇要那些沒什麼人看的。
很多簡牘收回來刊印成書,最後都沒能賣出去幾本。
是讓趙徽虧了很多錢,但是趙徽卻不後悔,即使魏雙勸過他很多次,但趙徽還是不斷讓人道全國各地,收購各類簡牘。
不像儒學道學這類主流文學,幾乎每個世家中都有儒學的簡牘。
而另外一些非主流的,在成書的那一刻,可能就一直都只有作者燒錄的那一套孤本。
誰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這樣的孤本,因為各種原因遺失,甚至被人當做柴火給燒了。
到各個地方收購簡牘,即使投入大,沒有回報,趙徽也會繼續下去。
而且他並不是真的沒有回報。
趙徽相信,以後的上谷郡的書店,將會成為天下人心中的一個聖地。
這裡又無窮無盡的藏書,可以找到你想看的任何一本書。
那時候,將會有無數的人,想要來上谷郡一閱。
這件事情,在短期來看,趙徽的確很虧。
但是從長遠看,不管是對趙徽自己,還是對這個國度,都是百利無一害。
現在是名氣還沒有出去,書店內的藏書,已經不會比皇家藏書少了。
畢竟皇家的藏書,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皇宮內外,天下大事的記錄。
等董卓火燒洛陽時,那無數的簡牘,都會被付之一炬,成為歷史。
甄途沒有興趣看書,開始和陸離閒聊,主要為了拉進雙方的關係。
十歲的甄宓,最喜歡看的是詩詞歌賦,對於儒學道學雖然也看,但卻不是很有興趣,而且這類書,甄家的書房中都有。
此刻小巧靈動的她,就在標著詩歌的書架前,將一本本書取出來,又放回去。
詩經、樂府詩、楚辭……
大多的詩歌,甄宓都已經看過了。
她想要看的是那些,她還從來沒有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