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通常就是看誰的人多,誰更不怕死。
偶爾會有一些突襲。
極少發生以弱勝強的戰鬥。
不管是鐵葉三,還是沙海能,或者熊白。
他們都是帶著自己的族人浴血奮戰,幾乎沒有什麼指揮。
不像大漢軍隊的戰鬥,如果沒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事,很有可能打著打著,就發現自己身邊都是敵人。
或者明明剛剛還是勢均力敵,但是對方突然又有一支生力軍加入。
幾萬人的戰鬥,發生在大漢,沒有哪個主將,會同時將所有兵力壓上去。
而是將兵力分成若干個大隊,有的是頭,有的是如手,有的如腳。
大家各司其職,各有任務。
趙徽現在看到的就是,將近十萬人混在一起廝殺。
沒有什麼指揮,他們是一支軍隊,但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沒有配合,憑的只是個人的勇武,殺的只是面前的敵人。
六萬人對三萬人,本來應該佔盡優勢,可以用極少的傷亡,將敵人殲滅。
但是現在就像是三萬人對三萬人。
而且因為軻比能部落的戰士,每個人都悍不畏死,鐵葉三這邊的傷亡反而更大。
趙徽所在的小山坡,兩匹戰馬飛奔而下,但是他們並不是加入前方廝殺的戰場。
而是繞過戰場,跑向另一邊,將這裡的戰鬥情形,報告給另一邊的太史慈。
太史慈那邊,同樣會有人將戰報送往趙徽手裡。
因為沙海能的選擇,趙徽無法在袖手旁觀,他需要在必要的時刻出手,讓這場戰鬥的最終結果,達到他想要的結果。
軻比能必須失敗,而鐵葉部落的傷亡,不能和青熊部落相差太大。
避免戰後,鮮卑再次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兩個戰場,相距兩百里。
即使戰馬用最高的速度狂奔,也要一個時辰。訊息傳遞的效率太慢。
基本上趙徽和太史慈,收到第一份戰報的時候,他們就要做出自己的判斷。
趙徽這邊,軻比能部落的三萬戰士,死傷已經過半。
趙徽沒有出手。
他這裡只有一千人,雖然都是精兵,但是面對下面數萬人的戰鬥,這一千人很左右戰局。
另一邊,青熊部落和軻比能的戰鬥,青熊部落已經有了潰敗的跡象。
太史慈帶著人殺進戰場,來到熊白身邊。讓熊白帶著人跟著他邊打邊撤。將沙海能的人引向鐵葉三那邊。
沙海能馬上就看出了熊白的意圖,這個正和他的意思。
因為按照現在的情況,如果熊白不往這邊跑,那麼就算沙海能贏了,等到帶著人趕到另外一邊的時候,自己部落的三萬戰士,肯定也都已經全部戰死。
只是沙海能不知道,這個時間是趙徽和太史慈交流後估算出來的。
等熊白和鐵葉三會和到時候,鐵葉三應該差不多剛好將軻比能的三萬戰士全部消滅。
正好和逃往這邊的熊白一起對付沙海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