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呂布要我先證明自己實力,那我就如他所願。”
聽完李肅的稟報後,董卓沉聲道。
已經控制住絕大多數的禁軍,雖然不能說自己底氣十足,但是至少董卓現在敢叫板所有人。
呂布也只是讓董卓有些忌憚。
“主公想要如何?”李儒問道。
董卓道:“我若廢帝如何?”
董卓這一句話輕飄飄,但是在座的除了賈詡外,李儒李肅牛輔等人,都是驚立而起。
自古以來,有幾人敢言廢帝?
李儒等人都希望看到,董卓能夠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一位,但是卻從未想過,董卓竟然要廢掉皇帝。
董卓早就有這個念頭了,在北邙山見到劉辯和劉協兄弟二人時,看到年長的,身為天子的劉辯只會啼哭,一問三不知,董卓心中就很不喜歡了。
董卓更喜歡膽氣大,有主見的人。
如果劉辯不是天子,身份只是普通人,董卓都不想理會這種人。
在反觀年幼的劉協,不僅對他的問題對答如流,而且遇事不慌。兩者一對比,差距非常明顯。
這個時候的董卓,雖然渴望獲得權力,但是還沒瘋狂到要取而代之的地步。
在渴望權力的同時,也是希望自己能夠給大漢帶來改變。
從劉辯劉協兄弟二人中,很明顯是年幼的劉協更適合繼承皇位。
但是因為何進這樣的外戚,讓年長的劉辯,這個傻子繼承了皇位。
而朝中的官吏竟然都選擇擁護劉辯,弄出一套什麼立長不立幼的理論。
在董卓看來,這是非常不稱職的。不管是皇帝還是下面的百官,自然都是要能者居之。明明有更聰慧的,為什麼非要立一個傻子當皇帝?
董卓想要廢掉劉辯,立劉協為皇帝。除了上面的原因外,還有他自身的考慮。
他可以透過這一次的廢立之變,將更多的權利攥在手裡。一舉將自己的地位,抬到袁紹袁槐等人上面。將所有士大夫都壓在自己身下。
“主公,這會不會操之過急了?”冷靜下來後,李儒問道。
如果董卓真的成了,李儒他們自然也是要跟著平步青雲。董卓走越高越遠,對他們這些追隨在董卓身邊的人來說,自然是越有利。
所以在冷靜下來後,他們並沒有勸誡董卓,不能做這樣的廢立之事,只是擔心現在他們才進入洛陽,就要做這樣的驚天大事,會操之過急,容易失敗。
“文和怎麼看?”董卓看向賈詡。
從如此順利進入洛陽,完全是靠賈詡的謀劃,董卓對賈詡很是看重。
如果賈詡也覺得現在操之過急了,董卓時會考慮暫時放棄,等日後穩定了在圖之。
賈詡點頭道:“主公若是真的有意行此廢立之事,如今正是時候。”
董卓眼睛一亮,他雖然想要廢掉劉辯,擁立劉協。但是董卓卻是沒能分析出什麼時候才是最好的時機。他只是有這個想法,並且要付之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