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趙徽的又是一聲冷哼。
趙徽發現向崔鈞這樣世家的人,雖然他們的學識比很多人都高,但是他們在面對普通人的時候,優越感總是那麼高。
面對比他們尊貴或者是他們認可的長輩很是恭敬,但是面對趙徽這類人的時候,他們似乎總是高高在上,在心底看不起別人。
徐庶如果不是為朋友而殺人的話,也很難成為崔鈞的好友。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知道兩位對於這句話怎麼理解?”
趙徽很想將韓愈的師說甩到兩人身上,但是一篇師說好幾百字,趙徽只記住了幾句。
“來了。”徐庶暗道,他一點都不擔心趙徽會被崔鈞難住,他只是擔心趙徽會因此而發怒。
不過現在看著心平氣和的趙徽,徐庶這顆心也是放下來了。
崔鈞和石韜沒有馬上回答,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兩人心中都認為趙徽在這裡給他們擺下了一個陷阱。
但是他們不回答,趙徽也不說。對於這兩人,趙徽肯定是要殺殺他們的銳氣,讓他們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想了一會,不知道有什麼陷阱的崔鈞道:“人知道的東西有先後區別,每個人擅長的東西也都不同。”
“沒錯,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趙徽道:“不過你們覺得這句話和年齡有關係嗎?”
聽到趙徽的前半句,崔鈞還想就這麼簡單,怎麼可能難倒我,但是趙徽的後半句,馬上讓他意識到果然真的有陷阱。
“當然和年齡有關了。”崔鈞道:“人是需要時間學習的,學的時間越長,自然越淵博。如我們,所學不過十多年,自然無法與鄭公相比,見之需執弟子之禮。”
趙徽笑道:“年長者比必定優於年幼者嗎?”
“這是自然的。”石韜回答道。
如果是平時,石韜和崔鈞不會這麼輕易的下結論,但是現在他們一心要拆穿趙徽,有心要和趙徽對著來,他們基本都是反著趙徽來回答。
趙徽道:“那我問你們,鄉野間的老農,可能成為你們的師父。”
“你是在羞辱我嗎?”崔鈞怒道:“鄉野間的老農,他們有什麼能教我?”
趙徽道:“因為他們的年齡比你們大。”
崔鈞一臉豬肝色道:“我說的年齡大的人,是那些飽讀詩書的,不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老農。”
趙徽又道:“那你覺得你父親教老農的兒子種田厲害,還是老農自己教更好?”
崔鈞哼道:“我們說的是學識,不是怎麼種田。”
“知識不僅僅只是書上的,田野間的老農,山林中的獵人,工坊中的匠人,他們都有屬於他們的知識。
你可以教老農識字,就算年齡比老農小,你也可以成為他的師父。
你若是跟著老農種田,那麼你就是老農的弟子,這跟年齡沒有關係。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你們只看我年齡,認為我教不了元直,可是在這之前,你們又知道我和元直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