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域外戰場跨度頗大,若是以直徑來算,跨度在千萬光年級別。
哪怕是在無比浩瀚的宇宙中,這個體量也不算小了。
機械族陣營的‘戰爭基地’,集中在其中的一側。
但一座座戰爭基地之間,也隔著不算近的距離。
不過總體而言,機械族陣營在第十一域外戰場的155座戰爭基地,全部位於一名為‘破碎星環’的區域內。
大量的碎石,在引力的作用下構成一道‘星環’的模樣,‘破碎星環’也以此而得名。
雖然說是‘碎石’,但那是跟‘星環’的尺寸相比較而言。
實際上,大些的‘碎石’,直徑也有數十萬乃至於數百萬公里,比許多恆星都要龐大。
這獨特的環境,是一座漂浮在宇宙中的大陸,被強大的攻擊轟碎之後所形成。
‘破碎星環’算是一處‘超低烈度戰場’。
畢竟離機械族的老巢太近了,其餘三方,除非是不要命的瘋子,否則很少有人選擇在這裡埋伏機械族的參戰者。
一艘小型飛船穿梭暗宇宙,從暗宇宙脫離。
探測儀器啟動,確認周圍的情況之後,立即透過虛擬宇宙發出訊號。
片刻之後,空間再次波動,一艘艘飛船脫離暗宇宙,出現在這片遍佈著無數碎石的星空中。
足有上萬艘飛船,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塗著純黑色塗裝、連最基礎的武器都沒有裝備的運輸型飛船。
不過卻有兩艘巨大無比、外表猙獰的巨型武裝飛船,正是【‘雷神’戰列艦】。
戰列艦船身呈長方形,兩側各有一根根細長的‘長管’,連線著一個外表彷彿導彈模樣的外掛艙室。
在飛船前方,則是一略帶弧形的長方形合金,看上去像是一個放大了無數倍的‘槍管制退器’一般的結構。
這當然不是為了減少主炮的‘後坐力’,能量類武器,最大的好處之一,就是根本沒有‘後坐力’這東西,或者說後坐力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它的作用,是約束‘空間’的力量,將主炮的威能完全集中。
而掛在船身兩側的外掛艙室,則是另外兩門冰、火屬性主炮的主體。
三門主炮,從左到右,依次是冰屬性、空間屬性、火屬性。
至於在船身各處隱藏起來,可以在相當大範圍內調節角度的八十一門副炮,只是在主炮充能期間的火力補充,論威力,和主炮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兩艘【‘雷神’戰列艦】穿梭脫離暗宇宙,立即躲在幾塊巨大的‘隕石’之間,藉著隕石隱藏自身。
艦隊中,一艘體型極小,只有普通小型飛船大小的碟形飛船內,一名名‘指揮者’正在控制室內,仔細檢視著一個個控制器上傳出的資料。
他們都分出一絲意識,透過虛擬宇宙,和其他154支軍團保持實時溝通,隨時進行調整。
後續的戰鬥如何暫且不論,【‘雷神’戰列艦】的主炮襲擊,必須是要155處戰場同時發動。
一旦產生誤差,哪怕是細微的差異,也有可能被機械族及時傳出訊息,令某些戰爭基地能夠在遭到攻擊之前就做出反應。
域外戰場的戰爭基地規格極高,但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將防護手段開啟到最大。
畢竟這是要消耗鉅額能源的,一座戰爭基地的能源儲備,撐得住十年百年,億萬年開啟下來,哪怕是四大巔峰族群也承受不起這個消耗。
正常情況下,防護罩之類的防護手段,只會開啟一部分,防備敵人偷襲。
真正遭到襲擊的時候,才會全功率啟動。
這兩者的防禦強度,簡直是天差地別。
以機械族的科技水平,一旦一座戰爭基地遭到襲擊,其他戰爭基地絕對能夠在一秒鐘之內反應過來,開啟最大防護級別。
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哪怕是【‘雷神’戰列艦】的主炮,也很難起到太過於理想的戰果。
所以,第一輪攻擊,‘同步’的重要性被拔高到了極致。
一支支艦隊迅速就位,透過虛擬宇宙進行溝通之後,很快,一名‘指揮者’身上泛起一絲奇妙的波動。
他自身,包括被他直接控制的機械單位,在某種特殊力量的作用下,屬性迅速提升。
【機械神明】:忠誠、信仰於你的機械造物,可在你的允許下,部分繼承你的‘機械親和’屬性。每一個忠誠、信仰於伱的機械造物,將微量提升你的‘機械親和’屬性。
這個專長,對於江宸來說,是‘被動能力’,永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