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動物保護組織,馬亮以前並沒有什麼好印象。
當然,他不是對保護動物的宗旨有什麼想法,而是對這類組織的一些激進行為,不以為然罷了。
但他現在所在的“江城市動物保護協會”,倒是沒有那麼的激進,也許是因為這只是一個自發性的組織,規模小,還很單純,沒有沾染上太多的糾葛和利益。
現在他就在一個收容小動物的院子裡,光榮的榮升為鏟屎官,忙的昏頭暗地,至於飼養和靈性食譜,一是太忙,二是還沒有合適的機會。
現在的江城,不僅流浪狗、流浪貓遭殃,就連養在各家各戶的寵物們也遭遇沒頂之災,在“未知生化病毒”和“變異感染”的威脅下,寵物和主人們的感情,很少有經受住考驗的。
動物們不好過,人也在流言蜚語中惶恐難安,恢復正常社會秩序的要求早就下了,可市面上還是很蕭條,學校說是復課,可每天的教室裡,只有大貓小貓兩三隻,很多教職工都躲在外地不肯回來,儼然已經把江城當成了生化病毒氾濫的重災區。
這樣的情況下,說是恢復,不過應付上面的硬性規定罷了。
任誰都知道,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這一系列事件,必然要有個說法。
“小馬,馬亮,馬亮!!”
“唉,來了,來了!”
馬亮穿著件不太合身的白大褂,帶著頭套,一邊摘手套,一邊匆匆忙忙的來到院外。
只見一輛小貨車已經停在門口,車上裝滿了大大小小的籠子,籠子裡全是被遺棄的寵物。
“劉姐,從那拉來的,這麼多?”
馬亮對一個三十多歲、風風火火的女人說道。
劉姐一邊跟司機卸下籠子,一邊說:“東華路的檢疫站,放心,都經過檢疫了,都很健康。”
“那就好。”,馬亮挽起袖子上前幫忙。
他一靠近,躁動難安的小動物就安靜下來,委屈的嗚咽聲此起彼伏,就像見到了將它們遺棄的主人,還有一隻哈士奇奮力的從籠子的縫隙裡探出頭,去舔馬亮的手。
劉姐說,“我就說吧,小馬,動物們都稀罕你,這是天生的,你就適合幹這個。”
馬亮笑了笑,咕嚕咕嚕兩聲,所有的動物頓時老老實實。
司機見了,不禁嘖嘖稱奇,工作效率就加快了許多。
好不容易把活都幹完,馬亮還來不及洗洗,就聽見最近經常出現的社群廣播響了。
廣播裡通知,上午十點鐘,有關部門和學者和專家,會在一套節目面向全國舉行一次情況說明會。
說明的內容,正是籠罩在大家頭上已經快一個月的陰霾。
馬亮的第一反應是終於來了。
這樣的電視直播,沒有人會錯過,救助站裡的所有人就匆匆放下的手頭上的工作,神色凝重的聚集到電視機周圍。
時間還有五分鐘。
廣播一直在反覆播放,街上的行人聽了,就去找距離最近的電視機,一會功夫就一個行人也看不到了。
10點鐘的收視率,恐怕會破掉吉尼斯世界紀錄。
就說馬亮周圍的人,既擔心又惶恐,既如釋重負又患得患失,還有人糾結的咬起了手指頭,就為一個即將開始的電視直播。
所有的電視臺都在轉播,電視畫面上,莊重的會場一直都在準備。
沉默的攝像機,沉默的與會人員,沉默的專家、學者和官員,沉默的記者和會場工作人員。
五分鐘後,電視直播準時開始。
一位社科院的老院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