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用模具擠壓成型,再晾乾備用,也就是可以攜帶型的幹米線。
而米線,跟麵條一樣,都要靠口味來吸引消費者。
葉家渣渣後來在城裡安了家,從她家出來在衚衕口那裡就有一家賣米線的攤子。
也沒有租房子,就是四根竹竿支了一張布棚子。
賣米線的就在棚子下煮米線,而他家的米線為了保證口味,那可是下了功夫的。
每天用豬骨頭熬成高湯,拿來做湯底。
另有她家特製的油辣子,醋,醬油,以及她家自家配置的獨門香料。
煮熟的米線,跟這些配料一拌,那味道真叫絕!
那天,葉傾城跟李大娘她們商量到鎮上做小買賣。
就是豆腐腦,燉菜,加麻辣燙三樣。
可是李大娘卻想著,要是她家兒子回來,做出了葉傾城所說的模具,就乾脆再加一樣米線。
不見,葉傾城說,米線可以當主食,也能拿來配饅頭和窩窩頭。
反正,她們家的兒子媳婦兒,都有一把子的力氣。
就是芽兒兩口子,燕子兩口子,也是幹活的好手。
辛苦點就辛苦點,只要能比打零工抗包不辛苦就行。
更何況,這又是多了一個賺錢的機會,她相信芽兒和燕子都不會反對的。
至於葉傾城所說的油辣子,還有獨門香料。
她怎麼說也是活了這麼多年,不敢說做飯的手藝有多好。
但是,她要是琢磨琢磨還是能琢磨出來的。
要知道,葉傾城可是跟她說了那油辣子的做法。
在葉傾城不知道的時候,李大娘可是試做了好幾次。
在今天之前,她已經做出來葉傾城所說的那種味道了。
就像葉傾城相信的那樣,她也相信自家地裡出來的糧食也好,蔬菜也好,味道保準比其他地方要好。
就算油辣子,不是葉傾城記憶裡的味道,差那麼一點點,也沒有關係的。
大不了,就往米線里加點神仙菜。
她相信,神仙菜一定會彌補她所做的油辣子的不足的。
這不,李大娘一方面是領著自家媳婦兒和孫子,來葉傾城家串門。
一方面讓兩家人熟悉,親近,另一方面就是想讓葉傾城嘗一嘗她做的油辣子味道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