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奶奶有拿錢買粉條的嗎?”
要不是她準備了這神仙水的豆腐出來,想要賺第一桶金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啊。
要不,怎麼說,有人家一年到頭,連一兩銀子也花不完。
像前世名著《紅樓夢》裡說的,二十兩銀子是一戶人家一年的嚼用。
那指的,保準不是小青村裡人家一年的標準。
小青村裡花錢最少的人家,一年幾乎花不了五百個大子兒。
“有是有,少,非常的少。”
李大娘不用想,就能說出來。
“咱村用錢買粉條的人家,不過三五戶。就是村長,還有幾家村老都不拿錢買。像咱家,就從沒有拿錢買過。”
想吃粉條了,就拿點家裡的糧食,到集上把粉條換回來。
拿錢買,那是想都不會想的。
這麼說吧,寧可不吃,也絕不掏一個大子兒。
“哦……”
葉傾城點點頭,前世小時候村子裡鍋裡買東西的人們。
一開始,也都是拿糧食來換。
不管是饅頭也好,還是大米小米也好,都很少拿錢買。
就連平日裡吃的菜,也是用糧食換來的。
還是等她長大一點以後,才偶爾開始有人花錢買饅頭,買米麵,買菜什麼的。
就是家裡吃的白麵,那時候大多數人家,都是拿自家的麥子去換面。
甚至,為了方便,有的人家會在秋收後,放一部分的麥子到磨坊和饅頭房去。
什麼時候想吃了,就什麼時候去拿回來,方便的很。
她家曾經就這樣做過,她和她奶奶就曾經去磨坊拿過面。
那時候的面袋是布袋,就跟這個時空裡一樣的。
那時候,甚至有人家拿面袋做衣服呢。
而這個時空的面袋,就比前世她所見過的要粗糙,是沒有辦法做衣服的。
“我再去找找,或許還有剩下的。”
李奶奶說著進了廂房,她記得好像還有剩,就是不知道她有沒有記錯。
好一陣子翻箱倒櫃以後,廂房裡傳出來她驚喜的歡呼:“還真的有,傾城,家裡還有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