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嫂子說著,從堂屋裡站了起來,把院子角落裡的雞窩指給她看。
“傾城,你瞧,嬸子家就養了十來只雞。並且,她家今年養了三頭豬。咱村裡人家一般都是一家養一頭豬,大都是養一年,等到過年時候殺了吃肉。
一頭豬儉省的話,差不多能吃到來年的十月份。不過,也有那缺錢的過年也會殺豬,卻只留下少少的待客,剩下的都會賣了補貼家用。
像嬸子家這樣多養幾頭豬的也有,就是少數幾家人家。如此一來,等到過年時候。一頭殺來自家吃,其他的就能賣出去,也能給自家添一筆不少的積蓄。”
“嫂子,你家今年只養了一頭豬嗎?”
葉傾城記憶裡,跟她家隔著一條街的某大輩家,就跟康嫂子說的這樣。
家裡養了一年的豬,到過年的時候也會殺了,卻不是為了自家吃肉。
而是會將三百多斤的豬肉賣出去一大部分,剩下一點夠過年待客就行了。
至於自家吃肉的話,就只能吃剩下的一點豬下水。
不過,也是小時候的豬肉好吃,香得很又不柴。
家養的豬肉就跟家養的雞肉和雞蛋一樣,都是純天然綠色無汙染的好東西。
至今她都記得,雞肉結實勁道,雞蛋打到碗裡後,蛋黃是完整的而不會散開來。
“嗯,我家今年養了一頭豬。我婆婆說,等明年虎頭大點,再多養一頭豬。”
康嫂子又拉著她坐下,笑著說道:“一頭豬少說也能賣幾兩銀子,比在地裡刨食要划算的多。”
“等你們住下來,要是有空閒也可以養幾隻雞,養頭豬。不賣錢,也能在過年的時候不缺肉。”
平日裡,家家戶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有誰肯見天的吃肉,一斤肉可不便宜。就算少買一點,時間長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小青村田地貧瘠,一年的出息除了交稅之外,有時候僅夠餬口。
有時候老天爺不賞臉,年景不好的話,連餬口都不夠。
因此小青村的人雖說也著緊自家的田地,卻並不是唯一的指望。
除了指望著田地之外,小青村的人也更抓緊時機出外打工。
可以說,要是能攢下錢來,出外打工的收入,佔據一家積蓄裡最大的那一部分。
“行,等都拾掇好了。我有空閒了,我就找嫂子,看從誰家抓小豬好。”
葉傾城連連點頭,對養雞養豬她還是有信心的。
左右她有異能,就能給雞豬最好的飼料,保準能把雞豬養的油光水滑的。
就這麼決定了,等來年過年的時候,她家裡殺雞殺豬後,一定叫李大娘她們到家裡吃殺豬菜。
“你要買肉也不用多買,買個五六斤擱家裡就夠了。”
康嫂子是越看葉傾城越喜歡,也就願意跟她多說話,用興致勃勃來形容,真是一點都不差。
“雖說一個月只有兩次集市,半月五六斤肉就差不多了。到時候,咱多買點肥肉。對了,還有豬板油。”
康嫂子笑著數著手指頭,給葉傾城出著主意。
“肥肉擱一點到菜裡,都比單煮菜要好吃的多。豬板油的話咱煎了油後,那些剩下的油渣,用來蒸包子,做拌飯,或是做糰子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