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勇士因為心急而發動的連射,更進一步說明了他是從別的地方遠距離操縱冰之穿彈。雖然可以依靠不斷移動來讓對手的冰之穿彈精準度大幅下降,伊萊恩終究還是要把對手隱藏起來的本體找到,才能結束這場戰鬥。
問題就是,術勇士巴納迪達到底藏在什麼地方呢?
建築物的角落顯然是不錯的藏身之地,那裡有可以躲避日光的陰影區域,同時也便於隱藏身姿。
但是不。伊萊恩瞬間就否定了這個設想。他如今是在建築物的屋頂上跳來跳去,是在高處。如果敵人隱藏在建築物的角落裡一直沒有移動過,不可能總是看見伊萊恩的身姿。但對方明顯看得見伊萊恩,那些冰之穿彈總是不斷地追尾而來,雖然精準度不佳,卻也是瞄準了大致的方向在射擊的。
術勇士巴納迪達絕對不可能躲在那些視野惡劣的地方。相反,他一定在某個能夠觀察一切,輕易地判斷出伊萊恩當前位置的地方。
比如說……在天空中?
用念動力讓自身浮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伊萊恩以前就經常做。從空中鳥瞰一切,伊萊恩的身姿也是無所遁形,逃不過對手的追蹤。循著這個邏輯應該不會有問題的。
但還是有兩個問題。
——伊萊恩抬頭掃視了空中一眼。果然什麼都沒看見。
如果巴納迪達真的在空中鳥瞰一切,他的身姿很容易就會暴露,他是怎麼隱藏起來的?
而且,潛獵者們不是害怕太陽光嗎?沒有陰影讓他躲藏,他豈不是會被烤熟?
除非術勇士巴納迪達有辦法一邊把自己的身姿隱藏起來,一邊遮擋太陽光。
等等,這聽起來很耳熟。
……這不就是鐵騎的匿蹤系統嗎?!
伊萊恩突然就又領悟了。鐵騎的匿蹤系統也是靠著一層結界來偏折周圍的光線,造出一個接近隱形的"空氣泡",把藏在其中的人的身姿隱藏起來。
偏折光線帶來的"隱形效果"和"遮擋陽光"其實是同一回事,因為只要把本應落在空氣泡內的光線全部偏折,空氣泡內就會變得陰暗,幾乎不再受日光炙烤。
巴納迪達一定是在使用類似的手法,把自己隱藏起來了。也許手法和匿蹤系統不完全一樣,但原理絕對是相似的。比如說,用冰塊製成的,鏡子一樣的"隱形幕牆"。
伊萊恩於是又皺了皺眉,順勢也躲開了另外三發冰之穿彈。
敵人藏身起來的原理是弄懂了,但他依然沒有辦法找到在空中藏起來的敵人。鐵騎的匿蹤系統有多強力,他也不是不知道。如果敵人的匿蹤一樣地強力,而且待在空中完全靜止不動,以伊萊恩的眼力根本無法分辨出來。他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找到諾大一片空中的一個隱形的物體?
既不懂鷹眼術也不會真視術的伊萊恩,在這種情況下可謂一籌莫展。
不過方法還是有一個的,鋌而走險的方法。
——利用念動力的干涉效果就行了。
術勇士朝伊萊恩發射過來的冰之穿彈,無疑是用念動力控制的,直至擊中為止,冰之穿彈上都繫著光子的細絲。如果伊萊恩也能把同樣的光子的細絲繫到冰之穿彈上,那麼這個物體就是同時被兩個人用念動力控制著的物體,會產生干涉作用。
只要產生干涉,就有可能追查到念動力的另一個源頭。雖然位置不一定精確,但伊萊恩可以靠感覺大致判定到方位,然後再用"望遠鏡"仔細地找。情況就像是伊萊恩隔著光子的細絲"舔"了對方一下。
(嗯,舔嗎……)
伊萊恩打了個寒顫。這想象也太噁心了。
而且干涉還是雙方的,他"舔"了對方一下,相當於對方也"舔"了他一下。魔術的干涉就是兩名法師之間絕對領域的碰撞,是涉及靈魂的東西,原本是一種禁忌。
現在伊萊恩為了打贏,連觸犯禁忌都不在乎了。而且這個離文明很遠的蠻荒之地,也沒有人來審判他。
"一點鐘方向。"提示的幻聽再次響起,另一發冰之穿彈打來了。
伊萊恩一邊閃避,一邊也試著朝冰之穿彈發射出光子細絲。
光子的細絲和光彈的射速相當,總是光速的六百分之一(在地球的普遍環境下),實際射速已經相當快。但讓這個射速的光子細絲擊中一個高速移動中的輕小物體,果然還是很有難度。伊萊恩失敗了。
原因他清楚的很。因為那一發冰之穿彈本來就是打偏的,沒有筆直地朝他擊來。移動得那麼快的物體還和他交錯而過,自然很難擊中。
於是伊萊恩停止了在房頂上的反覆橫跳。他裝作累了,想以靜制動。
此時的術勇士巴納迪達,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站定了的伊萊恩幾乎是守株待兔式的等待冰之穿彈攻來。如果對手一口氣朝他射來兩發以上的冰之穿彈,他就用[虛化]來躲;否則他就先發射光子細絲去反向追蹤對手,同時舉盾擋。
巴納迪達沒有猜到伊萊恩的想法,否則他肯定會連續發射過來大量冰之穿彈,猛烈地襲擊伊萊恩。可惜術勇士的謹慎反而害了他,他只向伊萊恩射來一發冰之穿彈。
"五點鐘方向。"伊萊恩又聽到了提示。
就是這個瞬間!他轉過身去,在看到遠處一瞬間的閃光時就對準那個方向發射光子細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