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
“我先厚著臉皮說一下,作為一位在詩歌路上走了很久的老人,注意我的用詞,是老人,我不是前輩,毫不謙虛的說,我沒有這個能力稱前輩,這麼些年來,我自認我的詩歌成就不夠,擔不起前輩這個稱呼,但是如今很慶幸,在我活著的時候,我看到了詩歌發展繁榮的曙光——林峰,一位今年十七歲的小夥子,有志不在年高,《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相信自己》等一些作品就不用說了,咱們就說說現在大家都在關注的這一篇,奪得今年帝國神州金盃文學大賽千強第一名的這一篇——《在山的那邊》。”
“題目內容,不多說,大家都知道,那一幅表面簡單而內涵豐富的畫,呵呵。說說林峰的這一次的作品,正如畫的豐富內涵一樣,林峰的《在山的那邊》內涵也是十分豐富的,概括了很多。我來分析一下,小時候,我常伏在視窗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這一句不是表達,是遐想,是童年嚮往山那邊的新天地的遐想。……”
姜東坡不愧是專業的,他那各個名頭中還是沒有摻水的,分析的是頭頭是道,而且也不知想顯擺還是別的什麼,整篇詩歌都被他全方位立體給分解了,逐句逐句的解讀著,而且還很著調,把這首詩歌的隱意都透過臆想表達了出來。不過,這都不是重點兒,重點在最後。
“……詩人取象於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鬥,意象壯闊,意蘊豐富。一個“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無數座山,由一個意境翻出一個新的意境,詩意在跌宕中推進,感情也波瀾起伏,給人以深刻的啟發。契合畫意,也契合人們日常的心理,這一點兒可謂是絕妙,山的那邊風景無限,我想這也是這次金盃大賽這次題目的奧妙所在吧。
詩歌通常反映的是詩人自己的人生感悟,透過閱讀詩歌,我們能夠感受很多,而透過閱讀這一篇《在山的那邊》我感受到了林峰的堅定信念。他透過這一篇幹練簡短的詩歌告訴我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終將實現。無論經過多少的艱難險阻,夢想終會實現,這樣的正能量讓人沉醉啊,蘊含如此正能量的詩歌,更是應該廣為傳播讓大家學習啊,雖然林峰的年紀不大,但是達者為師,我們能夠學習解讀這樣的優秀詩歌,是我們的榮幸,不知道大家以為然否?
或者大家會說現在不都理解了嗎?看了你這一篇,但是終究有很多人看不到這一篇,而且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畢竟現在大家的思想已經固定了,說句不好聽的,道理大家都懂得千千萬,可是能夠做到一條的又有幾人呢?所以,最後呢,希望大家集思廣益,一起想想辦法,讓孩子們能夠穩定的學習和理解這優秀的詩歌,當然不僅僅是這一首,還有其他的佳作,有了方法可以通用嘛,謝謝大家!”
要說領導就是領導,作協領導也是領導,好好的一篇分析愣是被他寫的長篇大論級別的,從分析到,道理的講述,條理清晰極了,只是最後的文字真是可謂之意味深長啊!
‘孩子們能夠穩定的學習和理解這優秀的詩歌’最簡單的方法,透過日常在學校的學習,而在學校學習,若是當做課外題材有些浪費時間,不這樣,那又能怎麼辦呢,繼續思考和探討,而後便會,自然而然的便要探討到課本教材,其後人們會恍然大悟,把詩歌錄入教材,不就省時省力了嗎?
這就是姜東坡最終極的目標,把林峰的詩歌錄入教材之中,教育更多的人。
當然,這不是他本身意思,他可沒這個想法和膽量,畢竟這可能是以民意扭轉官意的行為啊!成與不成都不是啥好事兒,沒有點兒動力誰願意幹、
這是經過人授意的,人們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是人們從來不知道該怎麼很好的利用,但是總有一些人能夠很好的把這些利用,於是便有了古時的農民起義和如今帝國的建立。不管怎樣使用,民意始終是一把好武器。
授意給姜東坡的幕後忽悠者是陳坤,一位只看作品不看年紀的文壇泰斗級人物。這是他和古清商量的結果,林峰的作品一次又一次給了他們無盡的震撼,這樣的作品不應該因為年齡的限制而在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中只能在課外閱讀或者學習的網站上出現。那樣,損失的將會太多。
從來沒有,也沒有有的希望,人們總是會一如既往的淡然,而如果,人們得到了一絲獲得擁有的希望,人們會將這一絲無限放大,把那個還沒有確定花落誰家的東西當成自己的,若是得到還好,若是沒有,人們總會認為自己損失了。這樣的心理,大可在為國為民之上,小則為人為己之中。
陳坤和古清的心理便是為國式樣的,林峰的這些作品早些錄入教材便能夠早些影響孩子的正常的教育觀,晚一年便是一年的損失啊!
想讓林峰的作品錄入教材,林峰的年齡是個問題,是不容改變且不可避免的大問題,透過合法的渠道,在教育部的教材管理部門上透過會議舉手表決的方法,陳坤老先生在教育部門任職的兒子已經試過了,失敗而歸,官場上重的便是資歷和年齡,你一個連作協都沒入的小小十七歲的音樂人竟然想成為教科書中的一份子,最起碼要長几年吧。
既然走正道走不通那就走走側面,雖然年紀稍微有些大了,但是他們的腦瓜依然靈活,不僅僅是在做學問上,還在其他的各個方面,那句話就能很好的說明問題,老而不死是為賊。
原本兩人都有些猶豫要不要這麼早,畢竟林峰確實年輕了些,但是就在他們猶豫的時候,林峰的那首《水仙子》成了最後一根稻草,江南景色,寥寥數十字呈現眼前,無論是格式還是用句都是如此的美妙,不給學生講講,怎麼能讓他們知道如此的美好的呢,美好世界的勾畫要從最初勾勒。反正不管怎樣有利於社會的就要用,其他一些人墨守的無用的規規矩矩就靠邊吧。
所以,兩個為國為民的老賊,決定利用輿論的力量,民意雖然卻是無窮的,所以便有了這一長篇大論的分析,不然古清那邊都分析過了,何必再分析一遍呢,雖然口吻和方法不一樣,但是內容終歸都一個意思。原因就在此,古清不好直接說,位置有些重,別的人就不一樣了。有時候位高權重了也是一種負擔或阻礙。
不過,不管是作品進教材,還是網路評論鋪天蓋地,這些事情都和林峰沒有多少的關係,現在的他很忙,忙著接待。
網路中的評論可以不用管,現實中的祝賀呢,還是那句話,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是恭維和讚美。
“峰哥,恭喜你啊,兩個第一啊,名頭越來越大了,好比……”周成說著說著,停了,找不到合適的詞兒了,若是林峰沒有現在一系列作家和音樂人的名頭、名氣,到可以說說這個有多麼的重要,但是現在這個第一不過是為作家的名頭錦上添了大花,不過,這個名卻是很重要,這是證名,文人重名,更重正統,野路子出身的雖然不是受到多大的歧視,但是正統始終比野路子多了點兒什麼。就好比,兩人同一個專業,同一個水平,只是畢業的學校不一樣,一個大專一個本科,那在別人的眼中可都是絕對的不一樣的!神州金盃文學大賽便好比本科中的重點。
人在乎就是虛名,敬重的就是所謂的正統,正路。
所以,周成停了一會兒,還是有詞兒的。
“好比龍入大海,可以更施展的開了。”
“呵呵,謝謝。”林峰笑了笑道。
這只是一個開始,一分鐘後,梁晨來了,三分鐘後,在這一層住著的其他的參賽人員都來了,林峰的房間變得有些擠了。
“林先生,恭喜恭喜,又是一個第一。”
“在山的那一邊寫的真好啊,也能怪憑藉先生的作詞才華,有這樣的作品,不奇怪。”
“林峰先生,以後咱們要常常切磋,平淡之中蘊含深意,舉重若輕啊!”
……
恭喜的聲音,在林峰的房間中迴盪,在眾人的耳邊起伏,千篇一律,帶著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