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你明明在後面。你這不是插隊嗎?”
。。。
導師拍了拍話筒說道:“好了好了,你們也別吵了。都沒有一個說法,這位不是給出來了嗎?他先上,你們誰第二第三的自己掂量。”
我笑著上了臺,臺下的兩位依然在喋喋不休。
我其實沒什麼想法,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老爸的話在我腦海裡久久不散。
有的時候,一件事情能不能成立。看的並不是條件,因為條件你可以自己製造。
我看了一眼牙刷思考著說道:“各位覺得一隻牙刷能用多久?”
“三個月一換。”
“一個月就該換了。”
“嘿嘿,我用一年還沒換。”
“惡不噁心呀你。”
。。。
“那麼我現在就當各位基本上一到三個月換一次牙刷了?在這個基礎上我想詢問一下大家人的平均壽命有多長?”我說道。
“一百歲?”
“我知道有一百一十歲的。”
“頂多八十,問的是平均。”
“我查到了,截止到現在。比五十年前高了三十二歲,現在人的平均壽命是七十五年。”
。。。
“那好,大家都知道一年是十二個月。現在我們假設一支牙刷一年能用三到十二支,我們取中間的整數也就是七支。也就是說人類平均一年用掉七支牙刷。那麼我想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用到過一年七支?麻煩舉一下手?當然這個舉手只做統計,並不是買臺上的產品。”我說道。
女生中有部分舉起了手,男人幾乎沒有幾個舉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