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很不合實際情況?”
高陽其實正說到激動處,突然被洛傾城打斷了,還有點反應不過來。
洛傾城其實有點不忍心打斷這個傢伙,不過不打算肯定是不行的,因為越說下去希望就越大,希望越大,到時候失望也就越大。
到最後還得高陽自己來消化,這會很失望的。
“高陽,你這個辦法只存在於理論上,實際情況根本就沒辦法實行,我給你分析一下!”
隨著洛傾城的分析和講解,高陽漸漸的從之前的幻想之中清醒了過來。
洛傾城說的沒錯,這隻存在於理論上的,實際操作肯定是不可能的。
先不說他們沒有這麼多普通的銀錢,就算有他們也沒辦法將這些東西全部換成銅錢。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花時間兌換了,一個月三十億,那麼能堅持多久?
就說這些錢堆放在廣場上,恐怕一個大廣場都堆不下,更別說將這些錢散發給每一個人。
這簡直就不現實。
這不僅僅是有錢沒錢的問題了,如果只是單純的缺錢,那這還是可以解決的。
畢竟找一個凡人的礦脈還是很容易的,到時候派人挖金銀,短時間內還是能夠解決的。
可是他哪來那麼多人手?
難怪佛陀寺存在了那麼久,也沒見將西漠所有人都發展成信徒,因為這是不可能。
就算是傳教,那也要派人下去的,而且這個數量也是有限的。
這就是一個死迴圈,不過高陽就不信這個邪,他可是從地球上穿越過來的,那麼多知識儲備,他就不信搞不定這個問題。
既然,做禮拜行不通,那就換一種思路,比如斬白蛇起義。
讀過書,稍微瞭解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在秦朝末年發動了斬白蛇起義。
起因是在押送勞工去驪山的途中,因誤了時辰,按照秦朝的律法,誤了時辰的勞工都要被處死。
劉邦不想坐以待斃,於是便帶領一眾勞工逃跑,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一條大白蛇,劉邦藉著酒勁拔出佩劍將白蛇斬為兩段。
這一事件後來成為劉邦起義反秦的象徵,並廣泛流傳於民間。
劉邦斬白蛇起義不僅是一個歷史事件,更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體現了人們對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對反抗壓迫的渴望。
那麼只要偷換一下概念,高陽就可以將這個故事好好的利用一下。
比如某個村莊或者街道,經常性的會出現一些妖怪,或者壞人之類的。
這些妖怪或者壞人,專門欺壓百姓,那麼這時候英雄出現了,將怪物給擊殺了。
再然後告訴這些人,是城主感應到了他們有危險,所以派這些使者來拯救他們的。
當然了,這些都是幌子,這些所謂的使者自然就是洛傾城讓人假扮的。
至於妖怪,也可以理解為妖獸,那麼高陽也是有辦法的,比如炎毒狼!
至於壞人那就更簡單了,隨便找幾個人化一下妝,去人家裡破壞一下就行了。
只要不出人命,事後能得到很好的補償,這也是無傷大雅的嘛。
就像劉邦騙別人是一個道理,而且這種事也不需要做太多次,一個縣城發生個一兩次,兩三次就行。
然後不定時的這麼來一下,這時間一久,這些老百姓自然而然的在心中就會埋下一顆種子。
然後有事沒事就會去城主的雕像那裡去祈禱祈福,這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