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朝鮮宣祖引發了印信風波之後,很難收場的局面讓柳成龍(趙坤)也開始為難起來。
而在大明王朝拖延對王世子的冊封一事之後,朝鮮的朝廷就陷入極大困難之中。
但是此刻在朝鮮南海岸的倭寇軍營中,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又在漫無目的的爭吵著。
這也使得宇喜多秀家頓時頭大起來,而時刻擔心和談時間過長的加藤清正。
最終在釜山軍營中決定擺脫小西行長,也要學習小西行長和朝鮮進行一場和議。
所以就當加藤清正把和議書信遞送到柳成龍(趙坤)手中時,都元帥大人則是一副拒絕和議的表情。
但是此刻的柳成龍(趙坤)大人卻認為,這次的和議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完全可以透過此次和議瞭解到,沈惟敬和倭寇們談判的內容和結果。
所以此刻對於朝鮮宣祖殿下和朝鮮朝廷而言,都是一個無比好的機會去了解上次沈惟敬勾結倭寇的證據。
而此刻就在柳成龍(趙坤)大人,將加藤清正要和議的訊息奏請宣祖殿下之後。
宣祖殿下也認為這次的和議非比尋常,並認為此次的和議將會使得朝鮮國家揭開和談陰謀。
可是就在人選上又出現了問題,不知道派遣哪位大臣的宣祖殿下一時也犯難了。
於是就在柳成龍(趙坤)大人的推薦下,上次和談時在釜山館的惟政大師是最佳的人選。
所以此刻被推薦的惟政大師,也擔任了此刻的朝鮮使臣前往蔚山城去倭寇匪首加藤清正進行和議。
而當惟政大師抵達與加藤清正約定好的和議地點蔚山城之後,就與倭寇軍營中的加藤清正進行了促膝長談。
而在促膝長談中也深深的瞭解到了,上次在朝鮮都城漢陽的沈惟敬和小西行長談判的內容和結果。
而此次的和議內容則是令朝鮮極其難以接受的,倭寇匪首說出了極其使得朝鮮難堪的條件。
而這個條件就是讓朝鮮派遣一個王子,到倭寇之國接受庇護的同時。
還要朝鮮以大同江為界把大同江以內的區域,讓給倭寇之國管轄而倭寇主動將大同江以北的地域歸還給朝鮮。
而當這個條件說出後,惟政大師發出了驚人的大笑。
就連惟政大師也認為此時的朝鮮朝廷,很難接受這次和議的內容和結果。
而此次惟政大師去的目的在瞭解談判結果和內容的同時,還要在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之間進行無情的挑撥。
以此來讓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之間產生更大的矛盾,而本來就根本不和的兩人因為此次和議也產生了極大的分歧。
而在送走惟政大師一行人之後,小西行長就找到加藤清正準備進行二人對決。
於是就在二人進行對決之後,在宇多喜秀家的勸阻下才最終分開。
而此刻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的矛盾,就徹底結下了仇怨的同時也導致兩人也徹底的分裂了。
而就在惟政大師回到朝鮮都城之後,就把割地的談判結果告訴了此刻的宣祖殿下。
此刻的宣祖殿下和諸位大臣們都十分震驚的同時,卻收到了來自大明王朝的一則更壞訊息。
此刻的壞訊息就是沈惟敬竟然到達了朝鮮都城,此時的沈惟敬在石星(劉偉華)大人的保舉下從監獄出來併成為了大明使臣。
來到朝鮮向宣祖殿下宣告即將前往,朝鮮南海岸去和倭寇匪首們進行最終的會談。
此時十分狡猾的沈惟敬利用三寸不爛之舌,和朝鮮群臣們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而此刻的沈惟敬也是帶著皇命來和倭寇進行談判的,此刻的大明萬曆皇帝居然相信了倭寇匪首小西行長。
小西行長派去大明都城北直隸的平義智一行使臣團,平義智要演戲給大明萬曆皇帝和大明大臣們看。
請求萬曆皇帝陛下冊封倭寇之國國主為王,還要接受來自倭寇國的年年進貢。
此刻的萬曆皇帝陛下覺得特有面子,於是就在石星(劉偉華)大人的舉薦下。
把沈惟敬從監獄中放出,同意了石星(劉偉華)大人的建議派遣沈惟敬去朝鮮和倭寇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