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數千名大明官軍在李如松將軍的率領下,盲目前往朝鮮都城西北三十公里的碧蹄館之後。
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就在此後大明官軍也做好了退守開城的準備。
而此刻的倭寇也完全只知道蜷縮在朝鮮都城漢陽,絕對沒有了再繼續北上的能力和意圖。
而此刻的朝鮮朝廷卻傳來了一則不好的訊息,這則訊息就是朝鮮宣祖殿下在朝會中召集了大多數大臣們。
並在朝會中宣佈了宣祖殿下要禪位的決定,因為朝鮮軍民在晉州取得了空前的勝利。
外加朝鮮已經和大明官軍聯合收復了平壤,而朝鮮的王世子光海君又具有極高的人品和號召力。
所以朝鮮的官軍和義軍,甚至於朝鮮的百姓都心向著王世子光海君殿下。
所以此刻的宣祖殿下在收到金貴妃的訊息之後,就下了決心要在此刻進行禪位的儀式。
也由此在朝鮮的朝廷中展開了一頓新的爭吵和辯論,諸位大臣們無論支援還是反對都在無休止的爭吵之中。
而一時決定不下來的人則是王世子光海君殿下,此刻的王世子光海君也在時刻猶豫著此刻的宣祖是否是真心要禪讓。
在王世子光海君的心中認為也許這次是宣祖殿下在考驗他也說不定那,於是此刻的王世子光海君就帶領文武大臣們在義州行在所外。
請求宣祖殿下收回禪位的成命,此刻的王世子光海君還和諸位大臣們一起跪求宣祖殿下。
而此刻給宣祖殿下出主意的人則是金貴妃,為了去掉禪位的禍根就要對那些宣祖殿下懷有抱怨的儒生下手。
而金貴妃則拜託了自己的弟弟去做這件事,而此刻朝鮮大臣則由西人鄭澈領導。
準備一起前往義州行在所,去勸阻宣祖殿下收回要禪位的成命。
而此刻為了阻止宣祖殿下的禪位行為,柳成龍大人(趙坤)甚至在王后的授意下指責起幕後指使的金貴妃。
而當王后與金貴妃正式對決的時刻,卻又傳來了一則更壞的訊息。
那就是朝鮮宣祖殿下的兒子王子申成君,在騎馬的時候不小心摔傷了。
於是就在此刻的宣祖殿下召集諸位群臣商議之後,諸位大臣竟然都在朝會中不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只有作為西人的鄭澈請求宣祖殿下收回禪讓的成命,而就在朝會中議論宣祖殿下收回成命之時。
卻傳來了最壞的訊息那就是,王子申成君因為騎馬摔傷後就因為傷勢過重就停止呼吸了。
此刻就在這多事之秋的朝鮮就又有了悲傷的事情,本來用以試探王世子光海君是否忠心的行為。
引起了一場不必要的朝野風波之後,就因為王子離世的偶發事件而逐漸收尾了。
就當金貴妃非常傷心之時,諸位大臣則忠心耿耿的請求宣祖殿下收回禪位的成命。
自此宣祖也將在下一次的禪位風波中,繼續自己的禪位行為來試探王世子的忠心程度。
而為了讓大臣們的忠誠心不至於全面的倒向王世子而堅持下去,這對於宣祖而言不僅僅是為了阻止權利的轉移。
而又是不要讓朝鮮朝廷的力量進行分家,從而也導致了一系列的悲慘事情的發生。
此刻的王世子光海君也在跪求了數天之後,就已經身體虛脫的倒在了大臣們的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