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瑋說到這裡,還看了李慎一眼。
“你看本王幹什麼,難道是本王讓你叛亂的,真是慌妙。”
李慎沒好氣的說了一句。
“確實不是紀王殿下讓罪臣叛變,可是...可是罪臣聽到那人說要報給紀王殿下。
臣怕了,臣想起了王慶,臣不想跟王慶一樣被紀王殿下直接杖斃。”
楊紹瑋苦笑道。
“所以,你就妥協了?”李慎眼睛一瞪。
“楊紹瑋,你以為本王是殺人的魔王轉世麼?誰犯錯了,本王都給他杖斃了?
本王當初杖斃王慶,是因為什麼你最清楚,他居然違抗本王的軍令,而且毆打駙馬。
本王杖斃他是因為他打了駙馬,不把我皇家放在眼裡。
你不一樣,當時你若是跟本王說清楚此事,本王多說把你貪墨的錢要回來。
若是你願意配合,我們還可能坑吐蕃一局。
但你選了最錯誤的那條路,受人脅迫,你好糊塗啊。”
李慎對著楊紹瑋痛心疾首的說道,
不是他可憐楊紹瑋,是因為李世民在這裡,他要解釋清楚當初的事情,
不能把自己的事跟叛亂勾搭在一起。
“唉,王爺說的事。臣當時沒有想透徹,所以深陷其中。”
接著楊紹瑋又開始講了起來。
那個人脅迫他,他也沒有辦法。
不過對方知道他沒有這個能力,而是讓他協助,在遠離要邑的地方在恰當的時機給運輸隊開一個口子。
當時赤嶺山口只是巡邏,還沒有建造關卡。
這件事對王慶來說並不難。
所以每次對方要走私的時候就會派人通知他,他就會以巡查的名義,在傍晚時辰出營。
藉著夜色,調開巡邏的守軍。
而第三廂的將軍管垢就是他這個時候聯絡上的。
管垢也是出身士族,主要勢力在江南道分佈。
管垢也是旁系出身,過了而立之年才熬到一個將軍,帶領一個廂的兵。
本來功成名就,而且家底也不少,可以說是腰纏萬貫,妻妾成群,
還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名曰管齊,乳名小柒,知書達理,仁義孝順。
聽說最近幾年就要入士科舉,高中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