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諸子百家始終要有一個開端。
殷明想著,既然甘樂在黃國已然身先士卒,那不如就從黃國開始。
所以他派楊子銘先行前往黃國,一方面是幫助甘樂穩定局勢。
另外一方面,也是讓楊子銘先行考察一番。
佛家和儒家,道家,墨家有些不一樣。
佛家講究的修身養性,是單體的,個人的,不牽扯其他人的。
這與其他道義中的修身養性有很大的差別。
雖然最終的目的一樣,但過程卻有極大的不同。
這也就是殷明為何會決定先立佛家的原因。
佛家所謂的渡世濟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虛幻的,不切實際的構想,並不如儒家那般,也與道家出入很大。
佛家的受眾群體大多都是老者。
在千元大陸上,這是戰力極強的一部分人。
一旦他們當真遁入佛家,這對殷明而言,絕對是莫大的助力。
而儒家的受眾主要是年輕人,道家,墨家則是中年人。
在千元大陸上,這一部分人正處於正在成長的階段。
就算他們還無法理解諸子百家的道義,但他們也暫時無法威脅到諸子百家的傳播。
接著黃國之事,殷明自是想著先立佛家。
當然,立佛家之前,首先要考量的還是甘樂的佛性。
佛性乃是成佛的關鍵,甘樂能不能成佛,能不能徹底領悟佛道,佛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楊子銘無法理會這一點,因為他並不知曉何為佛性。
只是當他看到甘樂一個勁兒的將所有事攬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楊子銘忽的發覺甘樂的確有些不一樣。
晁皇聽到楊子銘的話,臉色明顯微變。
雖然不怒自威的臉上很容易掩飾這種變化,但在楊子銘的眼中,那便是禿子腦袋上的蝨子,明擺著呢。
“哦?不知殷夫子派你前來,所為為何?”
晁皇若無其事的問到。
對殷明,他還是稍顯忌憚。
可是這種忌憚又不能太明顯,甚至不能光明正大的阻止甘樂傳道。
殷夫子的名聲在八國內流傳,暫且不說他到底有何種實力。
單憑這種名聲,晁皇就不得不忌憚。
楊子銘聞言淡淡一笑,“甘兄在貴國傳道,發生諸多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