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城,天書院。
天書院之所以會被命名為天書院,乃是因為殷明有《書》經作為書院的鎮院之寶。
而《書》經在此刻對文道中人所能起到的效用,無疑是天書般的效用,所以這才命名為天書院。
天書院第三層乃是儒道院,此刻殷明等人便端坐於其中。
天國,荒國,宙國,黃國風聞殷明要確立諸子百家,紛紛派遣高手前來打探,天元城一時人滿為患。
當然,這些人肯定是不會前去書院的,他們要打聽的只是諸子百家各家主事人究竟是誰,以及殷明確立諸子百家之後的下一步行動。
對於殷明,大陸八國可是都相當關切。
於是,原本只有數萬人的天元城,一時間竟熱鬧起來,無數人湧進城中,一度讓人以為回到了古皇城時代。
“聽聞殷夫子的徒弟甘樂在黃國傳道,這甘樂不會被他立為百家之主吧?”
“那也要看甘樂在黃國傳道的情況吧。”
“我可是聽說最近黃國國內不太平,也不知殷夫子如何思量的。”
街坊中大多都是從天國來的武道高手,畢竟天國距天元城稍近,所以來的人也就更多。
而此時,在天書院中,殷明正聽著楊子銘的彙報。
“黃國晁王屢次三番阻止甘師弟傳道,最近還暗中派鎮國衛襲殺甘師弟。”
“黃國國內反對甘師弟傳道的聲音很大,除了晁王外,黃國丞相宇文州也是其中之一,至於其他人...”
楊子銘沒有繼續說下去的原因是,其他人沒有反對甘樂傳道的膽子。
可是黃國的晁王與丞相既然都已經反對,那他們的態度也就變得無關緊要了。
楊子銘頓了頓繼續道,“甘師弟沒有反擊,很多弟子被活活燒死也未曾反抗,希望能感化黃國百姓。”
“可是黃國的局面越發緊張,我擔心甘師弟...”
楊子銘擔心甘樂控制不了局面,畢竟晁王已經明言反對,而且還對甘樂的弟子大開殺戒。
殷明聞言,略微一思索後道,“甘樂有這等感召世人的決心,看來他心中之道已然純熟。”
“你明日啟程前往黃國,助甘樂在黃國立佛教。”
“佛教?”
元九詫異問到。
殷明點點頭,緩緩道,“甘樂放棄私利,感召世人,創造最徹底的圓滿智慧與人格,這一點與佛道很是符合。”
“晁王擔心甘樂傳道影響他的皇權本在情理之中,但甘樂殺身以成仁,雖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但局面未免會失控,到時候甘樂若是出事,乃我文道的一大損失。”
對於殷明而言,甘樂才是重點。
至於晁王和宇文州,他並未放在心上。
楊子銘聞言點頭,臉上佈滿若有所思之色,想是在思考如何助甘樂創立佛教。
這時,殷明提醒他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恰如覓兔角。”
“每一個有心向道之人,必不會獨善其身的修成正果。”
“甘樂以儒理入道,漸至佛理,除了他具備聰明智慧意外,還有他心中的誓願,殺身成仁的普度眾生。”
“如此,佛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