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經大會在萬眾矚目之下終於拉開帷幕。
這是殷明繼傳道於八國之後,幾年來第一次公開講經。
從儒,墨,佛,到陰陽,名家,法家,兵家,最後道家,殷明無一遺漏,盡皆進行精妙的講解。
其後,文道門人將殷明所言記錄在冊,匯總成書,發行八國。
在這時,殷明也第一次確立了文道的修煉體系。
那就是修煉文氣的體系。
殷明之所以可以修煉文氣乃是因為系統的緣故。
可隨著殷明修為的加深,系統所能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小。
殷明也逐漸發現不透過系統,常人也可以修煉文氣。
從不同的文道之中,殷明徹底確立了不同的修煉文氣的過程。
從無到有,從粗淺到精深,不同的文道經文,不同的文道精義。
文氣與內力的差別則第一次為所有人所知。
畢竟之前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修煉文氣,主要是一些文道弟子能夠從文道經文,精義之中感受到文氣。
但事實上,他們並不知道如何傳給他人。
但經過殷明的講解,無論是文道弟子還是普通百姓,文氣修煉漸漸成為一件常事。
之後,天元城中的八國首主整理戰詩錄,戰歌錄,相繼發行八國。
修煉文氣只是修為,戰詩,戰歌才是文人的攻擊手段。
隨著戰詩錄與戰歌錄相繼發行,八國沸騰,文人弟子層出不窮,天賦高絕者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冒出。
霎時間,整個八國都沉浸在文氣帶來的無限未來之中。
而隨著這種氣氛的升騰,文廟的建立也相繼走上正軌。
八國之中,不同文道的文廟也紛紛建立,儒家,墨家,佛家,道家的文廟最甚。
因為這四家的門人弟子人數最多,影響範圍自然最大。
至此,文道徹底蔓延至整個千元大陸,所有人都走上文道修行之路。
於此同時,八國首主相繼稱子。
儒家首主楊子銘,楊子。
佛家首主甘樂,稱佛,史稱苦難佛。
墨家首主易和圖,墨子。
......
八國首主逐漸成為八國之中的唯一領導人,連各國皇帝都無法超過他們的影響。
至此,文道徹底成為整個千元大陸的主宰,再無任何思想或者人能夠將之超越。
天元城內,殷明文道祖師的雕像被立在天書院前的廣場之中,接受世人朝拜。
文道氣運從在雕像與天書院的頂端環繞,加持於殷明與八國首主諸身。
九人修為再度提升,但效果沒有之前那般明顯。
可戰力的提升卻是顯而易見的,這絕對無法輕視。
殷明晉入真聖之後,因為文氣對他的修煉所能起到的效用已經小之又小。
所以對於文道氣運的需求他也不甚在意。
可千元大陸,何其多人。
這麼多人的信仰之力全部湧來,他的修為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雖然只是從真聖初境提升到了真聖中境,但如果是按照普通的修煉,這個過程只怕需要十年之久。
可透過文道氣運的,他只用了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