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文道祖師之名傳遍天下,倘若在坤國傳出他趁人之危之事,那他的聲望豈不會一落千丈?
還談什麼傳道於八國?
還談什麼讓文道昌興?
所以殷明此刻是騎虎難下,進也得進,不進也得進。
恨古算準了殷明的心性,也算準了殷明必定為傳道赴湯蹈火的堅守。
所以他才堂而皇之的請殷明一道進入望古樓。
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殷明絕對不會將望古樓中的秘密公之於眾。
文道祖師若是連這點道德也無,那還弘揚什麼仁義?
所以殷明才道論及明察秋毫,他實不敢當。
眼下這個恨古,精於算計明顯在他之上。
禹王不知兩人在說些什麼,只覺一陣雲裡霧裡。
此刻聽得殷明說完,急忙問到,“先生可有法子前進?”
那股巨力很奇特,只要三人不往前走,那麼這股巨力便消散於無形。
可三人一旦往前邁步,便會立刻為這股巨力所阻。
一時間,竟進也不是,不進也不是。
恨古嘗試失敗之後,他們只得寄希望於殷明。
而殷明無法抽身離去,只得將目光望向遠處的“望古先祠。”
祠堂?
殷明首先想到的乃是坤國先祖的祠堂。
可據他所知,坤國先祖的祠堂明明在皇城之中。
這“望古先祠”是何地方?
如果是玉璽是串聯下面無數道樓梯的鑰匙,那麼開啟這道祠堂大門的鑰匙又是什麼?
仍舊是玉璽麼?
禹王不知,因為他也從未進入過這樓裡。
殷明伸手往前探去,只覺剛剛抬手,便有一股無形巨力重重壓在他的手臂之上。
手臂往下放的時候,輕鬆異常,可是隻要有往前探出的舉動,那巨力便傾刻而至。
殷明最終仍是隻能抬眼望向那“望古先祠”四個字。
若是能以巨力對抗巨力硬闖過去,只怕早有無數人進去過。
至今只有坤國皇帝才能進入其中,那便說明硬闖是肯定不行的。
“望古先祠”四個大字乃是用一般的篆體所書。
所謂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