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馮行道也加入了他老子的陣營,站在了殷明這邊。
其實他本沒資格在此時開口說話,但見到自己的老子都已經表明了態度,他哪裡還敢裝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自殷明回到洪京城,馮行道基本沒有與殷明在公開場合說過話。
暗中倒是與殷明有過幾次往來。
他不是不敢,也不是不想。
而是不能。
馮行道自己心裡也清楚,現下是什麼光景?
那可是皇帝隨時都可能與殷明翻臉的時刻。
一旦皇帝與殷明翻臉,那此次便絕對不會與上一次一樣草草收場。
此次定然會鬧得唐國天翻地覆。
所以無論是馮祥還是青林侯,在此時刻,他們所能做的,只有站穩自己的腳跟,不被任何人找到任何藉口。
他們當然擔心殷明,可是當此時刻,他們也不得不為自己整個家族著想。
馮行道最是憋屈,幾次找殷明說話都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今日站在這宮殿之內,面對皇帝的危言所逼,他最終還是站在了殷明一邊。
“好啊!”
“好啊!你們要造反嗎!”
皇帝氣極,指著馮祥夫子與青林侯厲聲喝問。
青林侯急道,“陛下息怒啊...”
“黃,宇,玄三國都已接納文道,黃國晁皇更是入了文道修行。”
“倘若此時我唐國對文道不敬,只怕為世人所不容啊!”
青林侯也是官場上的好手,這幾句話一出口,皇帝頓時沒了脾氣。
以前文道尚未盛行之時,皇帝對文道說幾句倒也無所謂。
而今黃國,宇國,玄國三國都已接納文道,文道已經成為一種文化符號。
皇帝在這時候如果還對文道說三道四,還對文道祖師不敬,那天下百姓會怎麼想?
他們會以為是殷明這個文道祖師太過自傲自大呢,還是會以為是唐國皇帝自己肚量太小,不能容人?
這其中的天差地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
別的國家都能容得下文道,為何就你唐國不行?
難道文道祖師出身唐國這個近水樓臺的天然優勢反倒成了他的阻礙?
殷明沒有開腔。
此時此刻他已無需多說什麼。
皇帝的目光緊緊盯著殷明,臉上怒氣橫生,欲罷不能。
馮祥見皇帝有所動搖,急忙道,“陛下,當此時候,若我唐國獨樹一幟,只怕會遭其他七國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