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秋山脈以西乃是一大片君歸林,縱橫長達萬丈。
山風呼嘯,林間盡是“嘩啦啦”的聲響,仿似浪潮,跌宕起伏。
在君歸林的北面,有一座巨城,乃宇國東部重城,月知。
月知城乃當年宇國大帥龍聞親自督建而成,耗費億萬銀兩,光是城牆便高達八十丈,由此可見此城之堅固。
而此刻,在月知城的城頭之上。
宇國大帥龍聞雙手背在身後,目光極盡遠眺,而目之所及,正是綿延起伏的望秋山脈。
站在他身後的乃是副將韓羽,這些年一直跟隨龍聞四處征戰,官至三省大都督。
“望不斷山巒疊嶂,燒不盡野草拂面。”
“這望秋山脈,總是要跨過去的。”
韓羽出身宇國太學宮,其父乃宇國前丞相韓孤離,太學大家。
宇國與黃國在這望秋山脈的戰爭已經打了不知多少場,可是每一次宇國都被司馬靜擋在望秋山脈以西。
韓羽駐守東境三省三十年,這望秋山脈,在他的眼裡,早已看得厭煩。
龍聞聞言,神色不見喜怒,只淡淡道,“跨過去,便是黃國的花花世界。”
他又何嘗不想跨過這望秋山脈?
可是望秋之戰,黃國國內五大宗門盡皆聯手抗敵。
他龍聞能號令宇國國內千軍萬馬,卻無法指揮宇國國內的武道宗門。
不然,何以如此多年還未進半寸?
韓羽如何不知龍聞話裡的意思,但聞言卻也只得一嘆。
只聽他道,“此次黃國北地災荒,聽聞宇文州與司馬靜已然著手謀逆。”
“此乃天賜良機,奈何陛下...”
連年征戰,宇國民生早已疲憊,而靈越皇向來愛護百姓,所以不願再戰。
只是此次黃國北地的災荒的確是大好時機,就連韓羽都覺得此次靈越皇有失偏頗。
韓羽頓了頓繼續道,“家父幽居多年,早已不問世事,若能得他老人家指點,陛下定然會松金口。”
韓羽的無奈可不止這些。
三十年前,宇國與黃國在望秋山脈爆發了兩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戰爭。
雙方投入兵力達五百多萬,武聖兩尊,武宗三十尊,武師更是難計其數。
就在宇國即將攻破黃國防線,踏入蘇堤平原之時,宇國朝中卻連傳八道聖旨,命令龍聞班師回朝。
而聖旨上的原因卻是此次戰爭殺孽太重,國內百姓不願再支援。
前方將士浴血殺帝為宇國開疆拓土,後方朝廷,百姓卻拖了後腿,一巴掌打在自己人臉上,疼得不敢叫出聲。
也正是在此次戰爭後,老丞相韓孤離辭官歸田,從此不問世事。
宇國朝廷也再沒對黃國發起過戰爭,這望秋山脈如此安靜了三十年。
這三十年,韓羽每一夜都望著望秋山脈中的圓月入睡。
可是每一次他都會在夢中驚醒。
因為當年那一戰,是他們最有機會攻入黃國的一戰。
對於一個將士而言,沒有什麼比未進寸土,恥辱還朝更嘔心。
龍聞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望秋山脈的主峰仙侶峰之上,在仙侶峰的中央乃是一條一線天,僅能容兩人並排透過。
從那裡透過進入望秋山脈以東,乃是最佳的偷襲方式。
可是自從三十年前那一戰落幕之後,這條一線天的東部便被黃國用無數山石全部填滿了。
而且在東部出口靠近蘇堤平原的地方,黃國大將軍司馬靜還專門設定了一個巨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