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先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隨後又搖搖頭。
他似乎略有失望,道:“僅僅是‘仁’而已麼?”
雖然也有倡導武者仁心的說法,但是“仁”畢竟與武道關聯不大。
楊子銘輕嘆一聲,誠實的道:“唉,兄臺真的問倒我了。”
“這‘仁’之一字,的確不足以作為你問題的回答。”
他看向身後,道:“師兄弟們可有其他高見?”
劉驥心直口快,道:“我看,說到底,根本在‘氣’。”
“文氣也好、武道內息也罷,都是一股先天之氣。”
“這氣是各種生命的本根,也是我輩修行的本根。”
凌望魚笑道:“我倒覺得,你這麼說,太痴了,也太著與外相。”
“人生於世,這天地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師。”
“我看,大道就在這天地之中,這天地就是大道。”
“尋這種‘道’,才是本根。”
黃亞夫道:“所謂天地,終究虛無縹緲。”
“而萬事都不過一個‘理’字,天地也是依‘理’而行。”
“還是講理、明理,最為緊要。”
甘樂道:“講理固然是不錯了,可講理之前,先得通達己心。”
“依我看,無論修持何物,先通明一心,才是最緊要的。”
接下來,幾個師兄弟各抒己見,互不能服。
楊子銘也沒想到,自己隨口一問,竟然引起大家的爭執。
楊子銘道:“諸位,且莫爭執,叫人看了笑話。”
他又轉向那提問之人,行了一禮道:“敢問兄臺尊姓?”
那人搖搖頭道:“姓孟,且不說這個。”
“剛才由天地大道,說到修行本根。”
“幾位正說的精彩,還請繼續。”
楊子銘仔細打量了他兩眼,道:“我看閣下修為不俗,應是一尊小聖吧?”
那人一愣,旋即點點頭,道:“好眼力,正是如此。”
臺下的文人和百姓中,響起一片驚呼。
想不到,還有一尊武道小聖,在聽殷明的弟子講經。
其實,此人是一尊小聖,並不難推測。
在先天之下,武者修武,僅僅是武,並不涉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