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剛才楊子銘和老者的對話,殷明已然大體猜到了事情的始末。
殷明淡淡的道:“小楊,此地風俗而已,莫要管人閒事。”
老者冷冷的道:“還是這位小爺省事,請幾位切莫在河神爺面前多嘴。”
“咱們鄉下人雖然沒甚了不起,但是得罪了河神爺,怕幾位爺也承擔不起。”
殷明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河神廟前,又寂靜下來,只剩下了那婦人的哭聲。
也不知過了多久,農夫把婆娘拉下去,留下茫然的兩個小孩。
老者當即指揮人給孩子端上點心,又把神位搬正。
有人晃起銅鈴、敲響銅鈸,老者捻起一炷香,開始默默禱告。
最後,老者吩咐八個年輕人在此看守,這才解散,眾人各自離去。
殷明幾人作為客商,被請到了老者家中。
是夜,幾人就在老者家留宿。
殷明輕描淡寫的與老者攀談了幾句,都是點到即止,因此並未引起老者警惕。
這一番旁敲側擊,殷明也大體瞭解到了祭祀的前後。
原來,這祭祀儀式,還不是侷限於黑水縣,而是涉及大半個虞仙郡,以及其他郡縣的大型祭祀。
按照慣例,每年初春和夏末,涉及到的各縣都要各出一對童男童女,送給河神作為“神使”。
黑水縣的“神使”,由縣城和各村輪流選出。
這老者是一地的里正,這次便該他所在地方出“神使”。
經過當眾抽籤,卻是抽中了那中年夫婦。
那中年人是一個武徒,年輕時參加過武舉的童生試,只是未中罷了。
這種實力雖然不算什麼,但是在鄉下,沾上半個“武”字,就是大人物,是豪紳一流。
中年人於是向那農夫買了其一雙兒女,代替自家孩子。
說起這些的時候,老里正一直神色不變,顯然是見的多了,早已麻木。
楊子銘一直忍不住想說些什麼,卻被殷明用眼神阻止。
等兩人來到裡間睡下,老里正剛剛離去,楊子銘就忍不住了。
楊子銘問道:“大人,為何不許我開口?”
“那哪是選‘神使’,分明就是活祭品!”
他在殷明的要求下,平時一般都稱殷明為“兄”,但是一到正事上,還是以官職尊卑稱呼。
殷明道:“你且莫急,這是此地風俗,根深蒂固,豈是你三言兩語能解開的?”
“明日我們跟著一同去祭祀現場,戳破這迷信的偽裝,如此才能解決問題。”
楊子銘一愣,旋即反應過來。
他不是笨人,只是經歷太少,與人情世故上有些欠缺。
翌日,晨雞初鳴。
這才堪堪卯時,便是一貫早起誦經的殷明,也不會這麼早起身。
但是,窗外一陣喧鬧,一行人都被吵了起來。
殷明叫醒楊子銘,兩人向外走去。
趙龍也醒了,但是殷明看柳騰還在熟睡,便打個眼色,叫趙龍看好柳騰。
殷明和楊子銘走出去,正遇上老里正。
老里正告個罪道:“吵醒尊客,甚是不堪,還請見諒。”
“祭賽在即,請恕老朽失陪,尊客可再回房補個回籠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