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清搖搖頭,道:“只怕不行了,因為洪京城鄉試歷來都是禮部侍郎主持的。”
“最關鍵的是,文表已經過了皇上的目,皇上已經批了。”
眾人都是一僵,這可是極糟糕的。
禮部侍郎,乃是禮部的副長官。
青林侯是武官,也就是說禮部侍郎其實就是禮部諸多文官之首,是負責具體事務的一把手。
這件事,便是要運作,也很難再插上手了。
王錫元皺起眉頭,道:“若是這樣的話,那這事可麻煩了。”
“就算老殷才華過人,若是被人刻意刁難,只怕也有些麻煩。”
劉默陽忽然開口,道:“其實,只怕還不只是宰相。”
“這次科舉,洪京大都督的三子也要參加,他肯定要力保三子上位。”
王錫元道:“可那是會試的事情了,應該影響不到鄉試吧?”
“老殷只要能過了鄉試,便是舉人身份,也有機會出仕。”
劉默陽道:“可別忘了,洪京大都督對殷大帥積怨很深,只怕不會坐視殷明出仕。”
“這次鄉試,奪魁呼聲最高的就是前代隱太子的遺骨李成明,而這李成明素來親近大都督家。”
“為了自身的利益,只怕洪京大都督也必然會有所行動。”
武場中,一片愁雲慘淡。
前來恭賀殷明的眾人,一時間都陷入了糾結之中。
殷明搖搖頭,道:“各位,莫要如此。”
“這科舉說到底,考較的還是文采,不必如此憂心。”
劉默陽看了殷明一眼,沉默不語,知道事情不會像殷明說的這麼簡單。
事實上,殷明對一切都心知肚明,甚至他還知道更多,只不過沒有說出來罷了。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小人作祟,是命也。
君子卻不會怨天尤人,而是迎難而上,知難而化。
是以,殷明雖然對一切都瞭然,卻並不心急。
其實,他還知道,那楊鳳然這幾日裡,跟洪京大都督有過聯絡。
雖然都督府和大帥府不和,但是為了利益,並沒有什麼絕對的事情。
就在殷明他們聊天的同時,洪京大都督府上,楊鳳然和戴俊坤正坐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