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殷大帥在帥府耽擱些時間,來的比預定的已經遲了。
但是皇帝沒有半句責怪的話,反而只有勸慰和勉勵。
兩人這一談,就是幾個時辰。
隨著第一聲雞鳴,前來早朝的大臣們紛紛候在了大殿之外。
雖然已經過完年,但是天氣還是很冷。
大臣們摸著黑,頂著寒風來到這裡,武官固然不在意,文官卻是凍的周身發麻。
大臣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都在跟熟人聊天。
從聲音就能分辨其出身,武官都聲音洪亮,而文官都聲音很低,似乎底氣不足似的。
過了一陣,群臣間卻漸漸有些騷亂了。
有人探頭看了看天色,只見東方已經隱隱有了一絲白意。
現在可是正月,一般散朝的時候才會天色微明。
今日這是怎麼回事,怎麼這個時候了,皇上還不來上朝?
在眾人的翹首以待中,終於聽到太監尖聲道:“皇上駕到——”
諸臣急忙各歸原位,恭候皇帝駕到,而後一起行禮參見。
等皇上讓諸臣平身,諸臣謝恩起身,便看出了古怪的地方。
朝堂上,左右兩邊明顯的陣型不一樣。
右邊的都是武將,每一人都佔據很大一片地方,顯得稀稀疏疏。
左邊則是官員,詭異的是前半截跟右邊一般,人員稀疏,後半截卻密密麻麻的擠了一堆官員。
左邊後半截隊伍,大概佔據殿前四分之一的地方,卻擠了超過一半的官員。
而文臣武將,顯然都習慣了這種站法。
左邊這些官員,靠前的都是武官,只有宰相等寥寥幾人是文官。
下面擠得密密麻麻的,就是普通的文官了。
有些人官職雖然不低,但是因為沒有武藝在身,始終是矮人一頭。
在這個世界,各個國家都是這樣。
武官不是武將,而是在文職任上的武者。
因為武者地位尊貴,所以但凡重要職位,都是武者擔任長官,下面再設立文官。
皇帝慢慢開口,道:“早朝遲了片刻,讓諸卿久候了。”
“蓋因昨夜與殷卿夜談,至此方休。”
殿前,原本還有些大臣在考慮是不是要上諫,聽到“殷卿”兩個字,頓時老實了。
殷卿還能是誰,自然是殷大帥!
殷大帥跟皇帝聊天,那就是把他們晾上一天,也是沒法子的事。
接下來,群臣便老老實實的開始照本上奏。
宰相易和圖忽然上前一步,道:“皇上,新春已過,科舉在即。”
“這幾年裡,各處對文官的需求越來越多。”
“臣建議,今年擴大文舉規模,加強文舉批閱稽核。”
皇帝點點頭,道:“唔,此事,其他愛卿怎麼看?”
戶部尚書高鎮忙道:“皇上,宰相說的固然在理,可是也得分情況而論。”
“您看,邊境駐守的軍隊要糧餉,殷大帥馬上要班師北方也要糧餉,而武舉在即,也用度不小。”
“這節骨眼上若是擴大文舉規模,我戶部可是拿不出錢來。”
宰相皺了皺眉,道:“高大人,這選拔人才,可是國家的重要工作,豈能因為錢的事而耽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