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說要連考三年,是因為科舉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為四級。
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必須一級一級的考過。
不過,只要過了鄉試,也就是各行省的考試,就是舉人老爺,有功名在身。
每年的正月和二月,會依次進行院試、鄉試、會試。
而殿試的具體時間,則根據皇上的意思來定。
在大唐,科舉制度其實很敷衍了事。
大唐朝堂的重心,都放在發展武道上,沒人關心科舉。
甚至有一年,考完了當年的會試,而有些地方院試的結果還沒公佈。
所以,在大唐,理論上要花上三年,分別透過院試、鄉試、會試。
不過透過會試之後,同年就會收到皇帝召見,參加殿試。
青林侯道:“那也不打緊,以先生的才幹,我必在皇上面前為你說動情面。”
殷明不是死板的人,見青林侯如此說,便謝過了。
三人又聊了幾句,具體談了談拜師和舉薦的事情。
此時,天邊已經升起了朝霞。
青林侯便留殷明在府上休息。
殷明回去帥府,也是舉目無親,一人住破破爛爛的小屋子,便隨口答應下來。
他卻是不知道,他這一答應,卻害苦了他的表兄張賀。
張賀冒險帶著洪京大都督的手下,在殷明的房裡守株待兔。
結果株是守住了,兔卻沒有來。
看天色矇矇亮,那武師帶著兩個武士,趁著夜色還沒消退,匆匆離開了。
看三人冰冷的臉色,張賀就知道這次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一下,自己怕是在洪京城,都要臭了招牌。
他怎麼也想不明白,這殷明怎麼就忽然夜不歸宿了?
帶著這個疑問,張賀在帥府門口晃盪了兩天,就是想等到殷明,好好逼問他一番。
張賀也是武士,實力強悍。
當日殷明不過是文生,能殺傷張賀,完全是因為出其不意。
張賀仔細回憶當日情形,只要自己凝神守備,那小子根本連碰到自己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張賀也根本不怕殷明。
兩日後,帥府門口,張賀等得心神焦躁。
他傷病請假,今日已是最後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