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銅幣等於一銀幣,一百銀幣等於一個金幣,也就是說,購買鐵匠鋪所需要的建築圖紙,共要一千銅幣,價格並不高,對於這種規模基礎建築,它們的圖紙往往是白菜價。
要滿足第一個前置條件,其實是非常容易,只需要建立了領主府則可。
因為領主府的功能,除了擁有建築列表外,它還有第二個十分實用、也是每個領主必不可少的功能。
那就是外交市場!
至於領主府的外交市場物件,肯定不是目前才剛剛進入的人類領主,而是原住民官方各個地域的主城。
因此,當羅青開啟了外交市場,率先便看到了交易列表上面,共羅列出了三十四個地域主城。
其中排列在第一位的,是海南主城。
原住民的海南大主城,距離羅青當前領地最近一個,兩者之間的直線距離,只有不足五百海里。
同樣,這也是羅青為什麼把領地位置,選擇在這片海域區的原因,因為它距離原住民的海南大主城相近。
距離近,則代表了交易扣掉的稅額足夠低,而且海南主城作為一個海島城市,自身資源遠比不上陸地主城,對於各類物資需求偏高,根本就不用愁沒人收購資源。
而且收購資源的價格,也比大陸其他主城高許多。
這不,當羅青點開了海南主城交易市,當看到海南主城一系列的收購需求資源價格時,他頓時就笑了。
這就是先知先見的一個起步大優勢,果然,海南主城的需求資源表單上,基本是包涵了所有資源。
不管是木材、鐵礦、石料、甚至是糧食,他們統統都大量需求,而且價格比大陸主城收購價偏高了五成,這意味著什麼?這就等於高了一半的收購價格。
其他主城收購的木材,基本都是三十銅幣一單位,海南主城的收購價是四十六銅幣。
對此,羅青大讚海南主城的資源需求收購,真是太及時了,他的第一桶金傾向,那就是大肆賣木材。
海島領地的資源,中後期同樣也會淪落為海南主城一樣,各種資源需求缺乏,但至少是現在,羅青什麼都缺,但就不缺木材。
因為整座島嶼的叢林面積,幾乎佔據了三分之二,這片大面積的叢林,那就是一片巨大的金礦,全然等於金光閃閃的金幣。
這就是錢啊,大量的錢錢啊。
更別說羅青現在一個人,就提前把整座島嶼歸屬權全霸佔了下來,這些錢全都是他的了。
接下來,他只需要大砍拼命砍伐樹木,便可以迅速籠絡到第一筆巨大資金。
試問還有誰?誰能在進入領主初期兩天,便擁有了一大片財富,建立起了這麼一個大優勢。
毫不誇張地說了,只要有了這筆巨大資金,接下來羅青的領地發展,那就會呈爆炸趨勢。
爆兵太多缺糧?
浮雲矣!
海島沒有鐵礦?
浮雲矣!
只要有小錢錢,他就能夠在前期,快速購買到各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