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擊類武器的破壞力,實在不敢讓人恭維,可以說是防禦型戰車中,攻擊力最低的配備武器型別,沒有之一
而對方戰車的攻擊端,因為破壞力比較弱、乃至貧乏,只能靠衝撞攻擊對手;
陳晨這邊雖然不是防禦型戰車,但防禦效能總歸還是說得過去的。遠不至於說被撞幾下就散架。
就像之前發生的一幕,只要被陳晨撐過去了,那就該對方倒黴了
像捶擊武器,對方雖然發揮的不錯,乃至讓人忍不住眼前一亮,然而並沒有卵用。
畢竟想在這種高速移動中,還能保證捶擊擁有著一定正確率,大多人可比不了。
再加上對面江大那邊的戰車,針對陳晨這邊做出過一定的調整改變;
對方戰車內部結構、以及各系統方面先放一邊不談,單是對面戰車前端的固定前鏟坡度、以及長度上,無疑就是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調整。
至於說對方這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
肯定是為了堤防陳晨這邊戰車的壓力穿刺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的武器系統,確實屬於在車身上部的頂置武器;
說白了,在陳晨這邊攻擊時,確實利用穿刺元件自上朝下盡心壓力穿刺;
可作用力的問題,註定了陳晨這邊戰車前端下方,必然配備近乎貼地的前鏟;
也只有這樣,陳晨這邊才能藉以將對方戰車剷起,好讓穿刺元件對江大那邊的戰車,完成二次穿刺。
說起來,對方應該也是看出了這點,將戰車的前鏟部分,竟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延伸。
而陳晨這邊對江大那邊戰車,如果想進行穿刺攻擊,必然需要用他這邊戰車的前鏟,卡進對方戰車底盤才可以;
也只有這樣,他這邊才能藉以讓壓力穿刺元件,在下壓時完成穿刺攻擊。
其實陳晨這次的對手、對面江大那位選手操作的車型,可以說跟去年大學生聯賽時、江大那位選手操作的車型,幾乎是如出一轍;
甚至,如果對方這種攻擊方式再精準一些、次次都能準確擊中陳晨這邊頂置的武器系統部位,陳晨這邊還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的根本,無疑就是穿刺武器系統,如果武器系統出現了損壞,那還打個毛線。
事實上,就像陳晨這邊戰車,雖然這時候已經咬住了地方戰車,但對面江大那位選手明顯還沒有放棄治療。
戰車的沉悶轟鳴聲,頻頻在堤壩周圍響徹;
甚至,隨著陳晨這邊對江大那邊戰車的鎖定完成,對方更是發了瘋一樣在轟鳴。
陳晨這邊攻擊方式中,不管是主動攻擊、還是防反,如果能一擊必殺也就算了,如果沒有就會纏住對方,或再次尋找機會、或慢慢將目標戰車磨死
就像眼下這情況,對面江大的戰車,完全就像頭髮狂的獵物,試圖掙扎、反抗;
可不管對方如何用力、掙扎如何大喊救命,可依然死死被陳晨按在身上
咳,這話腫麼感覺辣麼怪00
對抗賽開啟的提示聲,還宛若在迴盪、餘音未散,陳晨與對面江大那位選手的對抗,卻已經接近了尾聲。
一切發生的太快了,對方在對抗一開始就選擇強攻,瞬間與陳晨這邊完成了近身。
而此時對抗賽的提升聲,還在斷斷續續地響徹;
尤以映襯著一側不遠處奔騰的黃河水,滾滾水浪聲再襯著戰車的轟鳴聲,仿似篇正在迴盪的交響樂章。
沉悶的戰車轟鳴聲,乃至金屬碰撞的刺耳摩擦,一度壓過了江面上的風聲、水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