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陳晨這邊一旦動力系統爆了,在下場對抗賽之前,根本沒可能將其修好。
雙方戰車在效能上,還是江大那邊戰車更好一些;
實在是對方的動力系統,比陳晨這邊強了太多!
沉悶的轟鳴聲,圍繞著賽場所在的堤壩盤橫、響徹;
陳晨跟對面江大那位選手的對抗,這時候終於已經接近了尾聲。
奔騰滾滾的水浪,戰車的轟鳴聲,仿似篇正在迴盪的交響樂章。
戰車轟鳴聲,乃至金屬碰撞的刺耳摩擦,一度壓過了江面上的風聲、水浪聲。
風聲不斷,吹起大片的塵殺;
響徹著的轟鳴聲中,對方行走系統在不停地發力,這時候依然在試圖擺拖陳晨這邊戰車的鎖定;
對方的捶擊武器更是頻頻地做著空甩動作,試圖利用反作用力,將對方車身震離陳晨這邊的穿刺武器。
風聲,雙方戰車依然在僵持著,帶攻擊節奏越來越緩慢;
轟鳴聲在沉悶地響徹,雙方戰車此時如膠似漆地糾纏在一起。
跟去年大學生聯賽時、江大那位選手操作的車型,其實可以說是如出一轍的(參件封面第一行、第一列車型)
以對方原本的車型而言,面對陳晨這邊,就跟投食似的0.0
這種車型,絕對是被陳晨這邊完克的,因為連繞側、繞後都不用,直接正面開咬!
畢竟對方前端只是個前鏟罷了,既不是滾軸、也不是絞盤,陳晨這邊咬起來,根本沒有一點壓力。
說起來,陳晨之所以能把這東西安到戰車上,也得虧是他出身東山大;
這要是換個身份,把他賣了,估計都買不起!
哪怕精神力相關壓力裝置,還有著這樣那樣的弊端,但這可以是新型科技好伐!
陳晨當時跟校方報批,之所以能順利拿到,看起來是一句話的事,其實中間真的挺不容易;
如果不是他在他們這一屆,算是表現最優秀的,再加上學姐又是學生會長、再加上還準備留校,再加上精神力相關壓力裝置的待實踐等等……
協議中倒也沒什麼,無非是要求陳晨在使用這套精神力相關壓力裝置的過程中,要儘量詳實地記錄資料、並最終反饋給校方。
科研人員都是神仙、都長了三頭六臂,實際上也是要吃飯、要睡覺的有木有;
更重要的是,培養出一個科研人員,別提多難了;
像咱們的史東昇同學,為啥辣麼寶貝?
就是因為有可能在某一天,對方就成長為一個出色的科研人員,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做出卓越的豐功偉績,咳咳。
這麼說就有點誇張了,事實上確實如此,大抵就是這麼個情況。
更重要的是,對方戰車前端的固定式前鏟,確實對陳晨這邊挺具備針對性;
對方前鏟完全擋的陳晨這邊無法下嘴!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