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那邊仗著速度的優勢,第一時間加速衝向陳晨這邊;
不得不說,對方的作戰風格,跟去年大學生聯賽時、上一位江大操作手很像,都是想起手將陳晨按在地上摩擦。
說對方復克前任,倒真不是貶義;
畢竟去年大學生聯賽時,當時那位江大操作手,其實表現真的挺好的;
甚至,哪怕到了最後,其實嚴格來說,輸的還是陳晨!
就是眨個眼的功夫,對方就出現在眼前了!
當然,除了對方戰車的新型動力系統技術外,其實主要還是對方的實力不差;
甚至,但凡關注著這場對抗賽的,這時候無疑不是驚呆了。
哪怕是一些其他高校的參賽車組人員、乃至選手,也是臉現慎重。
實在太快了!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像大學生聯賽這種級別的賽事,出現這麼個bug,其他人肯定要思考,如果自己碰到對方的話,該如何應對。
當然,想到bug這種事,此時場外很多選手,那叫個鬱悶。
今年的大學生聯賽,bug何止一個,簡直不要太多!
優勢就是把長處,變得再長!
唔,這話腫麼聽起來感覺怪怪的。
反正就是辣意思,就像此時江大那位選手一樣,幾乎將速度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
對方就是像是一道陰影一般,瞬間出現在了陳晨這邊;
再之後,撞擊、後撤、轉向、再撞擊、再後撤、再轉向……
眼前的這一幕是何其相似,去年大學生聯賽的時候,陳晨當時遭遇江大的車組;
對方當時也是捶擊防禦型戰車,也是裝配了新型動力系統,具備突破音障的能力;
還記得當時對方起手就是一個陸行音速,直接衝到陳晨臉上,擦啊擦啊的,直接差點把陳晨打得懷疑人生。
而此時陳晨這場對抗賽的對手,對方同樣來自江大,乃至幾度揚言要挑反動山大、為江大逝去的輝煌,正名!
陳晨這邊戰車的整體效能,絕對是遠遠不如對方的;
再加上對面江大那邊的戰車,針對陳晨這邊做出過一定的調整改變;
對方戰車內部結構、以及各系統方面先放一邊不談,單是對面戰車前端的固定前鏟坡度、以及長度上,無疑就是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調整。
陳晨當時那一場,雖然最終還是輸了,但江大那邊也暴露了對方戰車,比較一般的涉水作戰能力。
其實對方戰車的整體效能雖然蠻強的,但無疑是存在著一些致命的短板;
就諸如對方戰車的涉水能力,真的是比較差的,
堤壩上,伴著戰車低沉的轟鳴聲,雙方戰車始終處在僵持中。
其實這時候是應該加大動力輸出,把對方戰車頂到死角,然後製造機會二次穿刺的。
畢竟陳晨這邊戰車的攻擊方式,註定了想要打擊對手,必須將對方咬死!
尤以他這邊在第一擊沒有ko擊毀掉對方的前提下,需要強行頂住對方車身,然後再進行二次穿刺。
可這一切的前提,是陳晨這邊戰車的動力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