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速過高,有可能影響操作的準確性。
畢竟當車速快到一定程度,根本來不及進行操作。
而陳晨之所以打消了再次面對這種車型時,選擇以機動進行博弈的方式,其實就是這個原因。
畢竟他很清楚,自己能夠想到這點,其他人肯定也能想到。
更重要的是,以他人之長、攻他人之長,不能說是個多差的選擇,但也絕對不是個最好的路線;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江大那邊的這款車型,在速度上無疑擁有著極大的優勢;
至少,在教學級戰車為代表的大學生聯賽中,對面這款車型的速度要快得太多;
而速度快,哪怕機動能力不咋地,但如果操作手水平足夠的話,絕對可適當進行調整。
畢竟車速這東西,雖然與戰車機動能力,沒有太直接的必然聯絡,但終歸是有影響的。
換句話說,如果操作手的水平足夠,完全能夠在陸行音速的狀態下,進行機動攻擊。
本來速度就快,如果再能適當地做出機動動作,無疑會比干巴巴地硬莽好。
事實上,陳晨這次的對手、對面江大那位操作手,確實也是看到了這點;
以對方的車型,或者說對方裝配的新型動力系統技術,其實並不足進行多細微的操作;
起碼,想做到張子豪那樣的情況,是根本不可能;
還是那句話,這麼高的車速下,打個毛線啊。
可結果卻是,對方雖然不至於說做到像張子豪那麼誇張,但也確實意識到了對方這款車型的問題;
當然,有的時候,雖然能發現問題,但不一定說一定能改好的。
畢竟對方車型的侷限性擺在那裡,如果對方堅持說一定配合著戰車高速運動下,還做出多麼精細的微操作,肯定是扯蛋了。
如果對方真那麼傻糊糊地幹了,那必然會出現過猶不及的情況;
畢竟對方戰車的具體情況就是那樣,戰車的高速運動才是最大的長處;
如果舍長取短,絕對是一種超愚蠢的行為;
而陳晨這次的對手、對面江大的那位操作手,一看就不是什麼傻子;
畢竟對方賽前都敢朝東山大點名的,這其中肯定牽扯著彎彎繞繞,對方敢充當馬前卒,這種事可不是一個蠢貨能幹的。
是!東山大這邊大多數,都對陳晨這次的對手、對面江大那位,義憤難填的、有著很大意見,但不可否認地說,對方在戰車操作上,水平還是不錯的。
就像此時,隨著對抗賽剛一開始,對面江大那輛戰車,幾乎就像道閃電在陸地般竄行;
甚至,對方在對抗提示聲出現的剎那,驟然完成了加速,幾乎帶出一條幻影一般。
這固然有誇張的成分,但實際上真的差不多。
之所以說是幻影,一方面是對方車速真的太快了,另一方面則是對方戰車尾部的尾焰。
坦白講,其他參賽小組,不只一個就對方戰車裝配的新型動力系統技術眼讒。
甚至,就連陳晨也是大肆心動。
然並卵!
再心動也沒有用,這是人家江大的技術!
至少,明面上在保護階段未結束前,其他各方都無法使用的,算是一種另類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