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只是說防禦能力;
實際上,整個戰車結構上,裝甲厚度最大的,其實還是側裝甲;
畢竟戰車前端雖然也挺厚,但卻是利用武器系統等等的,以攻代替對戰車的防禦;
之所以側裝甲最厚,倒不是說戰車中間部位是最重要;
唔,畢竟裝甲戰車渾身上下,最重要的肯定是操作手的安全啊!
而操作手所在的位置,卻是是車身偏後、乃至尾部;
可車尾部分具備著安全艙彈射裝置,無法安裝特別高的防禦強度;
何況,整個戰車最堅挺的,其實不是外裝甲、也不是武器系統之類的,而是安全艙!
如果連安全艙都能打爆的話,就算戰車裝甲防禦再高也沒了卵用;
畢竟不談安全艙的一系列功能,單是材料強度上就要高於戰車其他部位的。
當然,除了這些原因外,戰車尾部無法提太高的防禦強度,還因為……
都能被人繞後**了,被幹掉也是活該!
沒錯!對於裝甲戰車操作手而言,如果被繞後幹翻了,只能說水平太爛,還是早點洗洗睡吧!
至於說裝甲戰車為什麼側面外裝甲最厚,唔,應該說絕大多數車型都是這樣子的;
畢竟也是有少數奇葩車型,比如……張子豪那傢伙的新車型,別說什麼側面外裝甲最厚不最厚了,對方整個戰車裝甲都不厚!
甚至,如果在輕型裝甲戰車、中型裝甲戰車、重型裝甲戰車之外,再開個微型裝甲戰車分類的話,對方絕對能排進去一號!
咳,這麼說可能確實誇張了點;
畢竟張子豪那傢伙的新車型,只是放棄了很大程度的外裝甲防禦能力,以控制圈來取代;
可不管怎麼說,像張子豪那樣的車型,終究是超級少數;
而大多數裝甲戰車,側面外裝甲最後的原因,其實就是為了保護戰車內部各系統。
沒錯!戰車的各系統,大抵主要就集中在戰車中央部分。
外裝甲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保護戰車各系統的穩定、乃至安全;
畢竟裝甲戰車的對抗強度擺在那裡,如果戰車各系統無法保持較好的穩定性,很可能不用對方ko擊毀,直接自己就趴窩了。
可戰車的側面外裝甲雖然中央,但陳晨此時卻並沒有丁點鬆口氣的意思。
因為……
雙方從一交鋒,直接就進入到了白熱化中;
說得再直白點,兩人現在就是一把定勝負!
畢竟這次賽場所處的地形環境,實在太噁心人了一些;
在這種環境內繼續打下去,說句不好聽的,真會隨時丟掉狗命的!
陳晨不想死,相信對面東遼大那位也不想死,所以兩人出齊一致地選擇了直接刺刀見紅。
說起來,兩人這時候倒是真有點像演員;
雖然沒有串通輸贏,但都默契地放棄了其他狗鬥,直接用最快的方式決定勝負歸屬!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裝甲咆哮》,微信關注“優讀文學 ”,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