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講,陳晨剛看到閻西西那傢伙透露給的資料時,第一想法是投了算了。
MMP!還能再無恥點咩!
聯賽級中型戰車,打個屁啊!
還好對方也不是說完全沒有短板,因為降檔消減車重,對方戰車防禦能力方面還算接受程度。
唔,所謂在接受的程度,主要也是相對其他方面的引數而言罷了;
畢竟對方雖然為了降檔、消減車重,對外裝甲的厚度進行了消減,但依然屬於教學級輕型裝甲戰車中頂尖的。
除了這點外,其實最讓陳晨鬆口氣、或者說覺得還有贏下這場對抗賽的希望,其實是對方在車型上的選擇。
坦白講,陳晨這次的對手、江大那位操作手在車型上,可以說選擇了種最成熟的成型。
沒錯!就是板車結構的防禦型戰車,而武器系統則是豎轉滾軸!
不得不說,這款車型機構再這個武器系統,可以說是諸多戰車型別中最古老的。
畢竟裝甲戰車最早期時,就是板車結構的車型。
甚至,除了已經淘汰的前鏟型外,加裝豎轉滾軸武器系統的板車結構防禦型戰車,絕對可以說是當下各型戰車中,資料最老的一位!
戰車的車型越來,雖然未必越強,但肯定越穩定、平衡!
諸如每年的甲級聯賽中,摘取桂冠、乃至前三的車型中,確實沒有板車結構的車型;
這個範圍如果放寬到八強、十六強的話,就會發現板車結構的車型,佔據了很大的份額!
沒錯!就是穩定!
相比其他車型,板車結構的車型,以出色的穩定性、易操作性,一直都是最主流的車型。
甚至,就連軍方下轄的裝甲戰車,大多數都是板車結構的車型。
如果這麼看的話,對陳晨而言,好像不是什麼好事,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之所以這麼說,還是因為車型!
但凡裝甲戰車設計者,唔,陳晨雖然有點假牙,但勉強能算是到這個行列。
只是是裝甲戰車設計者,就沒有說不想把戰車設計得完美無缺的;
可實際上,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
就算某一款車型能無敵,但也只是一時的,或短、或長的時間後,總會被發現短板、乃至被針對的方法。
陳晨雖然只能算是個假牙裝甲戰車設計師,但同樣很清楚這點,所以在戰車設計上,雖然具備一定程度針對強攻型戰車的能力,但根本上卻是主要為了針對防禦型戰車!
換句話說,他這款新車型,其實可以說是比較正統的功能型戰車。
裝甲戰車對抗在一般情況下,無疑是要遵循強攻克功能、防禦克強攻、功能克防禦的情況!
雖然這種事情不能算鐵率,但三種成型確實呈現三角迴圈的剋制。
而板車結構的車型,毫無意外屬於防禦型戰車!
也就是說,陳晨這邊戰車在車型上,完克防禦型戰車!
沒錯!就是完克!尤以越正統的防禦型戰車,越是完克!諸如板車結構的防禦型戰車!
之所以這種情況,倒不是說陳晨在設計車型時,刻意針對板車結構的防禦型戰車,而是壓力穿刺武器系統所決定的!
想完成穿刺,除了施力點,還需要受力點,且這個施力點、受力點,必須依託戰車主體;
畢竟沒有受力點、或者受力點不在戰車上的話,要麼陳晨這邊戰車會被頂開、要麼會將目標戰車頂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