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進入十二月份,天氣已見微寒;
冷風,盤橫在大橋間吹徹,帶起呼嘯的風聲。
相比陳晨這邊的戰車,堵在對面橋頭上的戰車,賣相其實要差得多;
唔,怎麼說呢,臃腫感!
藍色的車身,就像個,咳,大面包0.0(參見封面第二行、第二列,既正中央車型)
倒不是說對面車組的技術原因,彈射功能型車體,幾乎都是這個鳥樣子!
主要是彈射類武器系統的內建部件,體積是現有武器系統型別中最大的,嗯,沒有之一!
對面作為守方,已完成橋面的搶佔,只要堅持滿三分鐘,就能獲得勝利,自然不急著出手;
反觀陳晨這邊的戰車,作為攻方應該抓緊出手的,可抵達後竟然也選擇停了下來;
兩輛戰車依橋面而立,響徹著沉悶的轟鳴聲。
小飛同志這時候越發肯定之前的預判:“作為攻方本來就已經處在了劣勢,畢竟對方只用守住橋頭三分鐘就獲得勝利,可東山大這邊這位陳晨選手怎麼做的?抵達後,竟然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出手!觀察?這時候需要的不是觀察,畢竟三分鐘的時間,真的太短了。只能說,這位陳晨選手果然是個新手,應該是出於畏懼、緊張,才選擇了舉步不前!”
轉播頻道里,陳小曦同學這邊這下子再次炸了鍋;
各種彈幕、留言刷得飛起,幾乎把小飛同志噴成了死狗,弄得醬油圍觀黨也越來越多。
小飛同志這時候其實已經反映了過來,這些帶節奏的很可能是親友團。
有句話說得好,愛屋及烏;
小飛同志現在就是恨屋及烏了,憋著口氣要狠狠地打臉。
陳晨這邊戰車,這時候也終於發動了。
他之前抵達後,之所以不出手,說緊張神馬的,其實還是真有一些的;
畢竟陳晨這次參賽的心理,跟之前兩次確實有些不同;
他在之前賽事中,確實有過兩次操作戰車的經歷;
第一次雖說發揮不好,但從準備上場到結束,真沒那麼大心理波動就結束了;
第二次對手則是吳迪,其實真沒啥緊張心理,哪怕後來打出了些真火,但當時真沒啥緊張心理;
可這次參賽就不同了,越是正經對待,緊張是難免的;
尤以還有轉播的事情0.0
陳晨也擔心丟人好伐!
說是這麼說,他剛才抵達後,沒有第一時間出手,卻不是這個原因;
陳晨剛才其實真的是在觀察!
倒不是觀察對面戰車,畢竟對抗開始前,就對面情況已經有了些瞭解;
陳晨觀察的是……
橋面上的風聲,驟然大了些;
凜冽的冷風呼呼響徹間,橋面上一些腐朽橋體結構,都隱約出現了絲晃動!
陳晨這邊幾乎在同一時間衝了出去,紅色的戰車硬頂著狂風,猛地爆起一道音爆聲。
沒錯!
陳晨之前等的,就是風力的變化!
戰車的對抗中,除了戰車效能、操作手水平外,環境同樣能夠影響到勝利天平的傾斜!
裝甲戰車可抗天災,可那是戰車效能、乃至操作手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後的事情!
而且,裝甲戰車就算能扛住天災,也不代表說沒有影響。
十二月份這個時間段,再加上地處長江之畔,風力其實真的已經不小了;
雖說無法跟之前賽事中遇到的龍捲風暴相比,但此時的風力變化確實達到了一定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