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五營逃兵比群羊,敵將如虎狠似狼。
陸九軍敗喪膽魄,董山大勝舞銀槍。
功名富貴誠可愛,性命身家易被傷。
戰雲寒徹徵人骨,戰地黃花為誰芳?
李詩劍兄弟收了朱武的地盤與人馬,勢力大張。那順義州有一人,名叫田夢常,本也是厲文山弟子,此人精修文,粗習武,頗有謀斷,隱居在家。
朱武久聞其名,多次招攬,而田夢常覺得朱武不是能成大事之人,故而屢不接受。到了李詩劍一舉定三州,便欣然來投,並且說:
“我師弟有勇有謀有大志,一看就是個能成大事的人,我現在正應該去輔助他!”
李詩劍兄弟聽說師兄田夢常來投,十分高興,跣足相迎。見面之後,田夢常又向李詩劍兄弟推薦東八州之徐興,稱此人也是多謀善斷之人,李詩劍兄弟自然是請來相助。
徐興來到,又推薦二人,分別是文子明、燕君平。一時間,李詩劍手下可略稱人材濟濟。其中重要者有田夢常、徐興、文子明、燕君平、柳無名、馬榮、衛信、常勝、陳志元、紀小虎、楊燦、張立等人。
於是李詩劍安排數路人馬:一路是田夢常與常勝防陸九公,領兵五千守海州之晉縣,此地是海州與南八州那北劍州之間的要地;
二路是徐興與馬榮領兵五千,守順義州北地門戶景縣,以防張友三;
三路是柳無名與衛信領兵五千,守順義州與倒馬州之間的要地上關縣,也是要防張友三;
李詩君與三叔李運航帶領陳志元、朱武、紀小虎、楊燦、張立、張龍、陳通、高遠等人並新得將校守住平安州、安順州、順義州等五州各縣要地;
李詩劍則總領諸軍,練兵選將,又命令文子明組織軍墾,燕君平招募流民,於是乎這數州境內,漸漸地恢復了生氣。
李詩劍大勝後十數日,有那佔據南八州吉州、洋州與南北劍州的陸九公,派了使者,來求見李詩劍。
陸九公為何派人來見李詩劍?
原來李詩劍勝朱武這一戰,訊息傳到南八州陸九公那裡,令陸九公與常思琛君臣大吃一驚。
陸九公向常思琛道:“常先生,這李詩劍有膽有勇,用兵如神哪!探馬報告說他已經派了常勝與田夢常鎮守那海州晉縣,莫非他要來奪我們的基業?”
常思琛深思一番,才對陸九公說道:“天王前日提議要自立一國自當汗皇,然而就目前形勢看來,是適宜的。
那李詩劍派常勝鎮守晉縣,又有田夢常是個深通謀略的傢伙,若真要西進,則兵鋒所向,必然就是我們。不過,目前他未必便會攻打我們。
現在他李詩劍北面有張友三與楊清才;近來東庭柱公杜懷彪攻打楊清才正急,楊清才一個月失了小豐州大豐州兩個州,退保洪州、黃州;
張友三已經在救援楊清才了,這也是他張友三的自救之道——張友三尚且懂得救楊清才以自保,難道說李詩劍看不明白這一點嗎?
我們可以派個使者過去打探虛實,若是他李詩劍真要攻打我們,我們只須守住晉縣西面井臺關即可。”
陸九公道:“派誰去合適呢?”
常思琛道:“派清福將軍劉小棒兒去最合適。”
陸九公道:“為什麼他去最合適呢?”
常思琛道:“大同汗國開國八百年以來,向來都封駙馬郡馬為清福將軍,但是,若是上無祖蔭,自己又無有寸功,這清福將軍便不好享受清福。
我們派劉小棒兒作使者,便是讓他立個功。而且,我們的清福將軍身後,可是名聞天下的明塵大師——托缽僧的名號誰人不知?”
陸九公聽了,甚為高興,又問道:“先生既然認為我們現在可以自立一國,我的想法是定國號為南平汗國,先生看行不行?”
常思琛下拜道:“臣就此先參拜我主南平汗皇!”
陸九公聽了,趕緊攙扶常思琛起身,說道:“我為汗皇,常先生可以見君不拜!”
於是這君臣兩個商量好了,就昭告轄境,自立為南平汗國,陸九公稱南平汗皇,年號“太平”。
南平汗國太平元年四月五日,也就是陸九公立國第二天,劉小棒兒作為使者,出發,一路趕到順義州,來見李詩劍。
燕君平建議道:“將軍可以故意延遲與他劉小棒兒見面。”
李詩劍聽了,就問道:“他不過是個使者,見不見他,其權在我,何必故意延遲他?”
燕君平道:“劉小棒兒是陸九公的侄女婿,關係可謂是親近。然而我們故意延遲見他,就顯得他出使不力。這樣,就會讓陸九公無形中輕視他劉小棒兒——這樣做,其實可以間接地疏遠陸九公與托缽僧的關係呀!”
李詩劍聽了,哈哈大笑:“我明白了!燕先生這一策,是為‘文伐’第五法!我若要一統天下,終不免與他陸九公戰場相見!先生現在就著眼長久,預做伏筆,高見,真是高見!”
兩人又商討劉小棒兒來意,料他必來探聽我軍有無西進之意,然而必有藉口。
恰恰此時,李詩君有信使來到,李詩劍接了信,只見李詩君在信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