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加更一章,以表示對書友暱妹兒的衷心感謝!也感謝其他書友們,新書不易,感謝有您們支援!)
詞曰:
千軍喝退從容,太輕鬆。遂令名心傾向道心空。
情自好,天難老,水流東。長樂山中歲月忘匆匆。
——小詞一首,讚道修仙好處,從此歲月長久,不怕逝水匆匆。
紅毛兵如潮水退去,戰事已息,太平軍只須等待那紅毛國主親來歸順,遞上降書順表了!
蕭關城上,太平汗國的將士們是卷旗束甲,笑語滿營,只待太平汗皇接了紅毛國的降書順表,一聲令下,便凱歌歸去。
徐文虎與李詩劍在蕭關之上,有宋義等將領作陪。李詩劍道:“師兄,我這次只所以要御駕親征,實是因為難有機會出京——
做了這個太平汗皇,想到哪裡去都受限制,要麼是不能成行,要麼是雖能成行,卻又一出行便驚擾地方百姓。
我此次到蕭關,正想去祭奠我弟弟,好在紅毛兵如今再也不敢攻打蕭關,紅毛國主尚需十日左右才能來到,不如趁此時機,師兄與我一起去雪嶺斷崖那邊走上一趟吧?”
徐文虎道:“好!”
於是蕭關城中,宋義仍然負責守城,太平汗皇李詩劍與徐文虎,帶了汗皇衛隊中挑選出來的精壯衛士二百人,帶了香燭紙箔,當天出發,前往青龍山雪嶺斷崖。
——這一天,乃是太平汗皇開平十四年秋八月初三日。
一路上,徐文虎就跟李詩劍敘說舊事,那話題自然是繞不過李詩君。
李詩劍道:“師兄,當年我們用扶乩之法,佔得乩仙批示,我記得清清楚楚,乩仙說的是‘凝雪寒涼冰做繭,身在紅塵亦修仙。紅塵十年無人見,修仙仍歸太皇天。’唉,這也有十年了吧?”
徐文虎道:“汗皇師弟,不要過於悲傷。當年我曾就此批語認為,詩君師弟必是被仙人救了。
不過,以我現在的眼光來看,只怕有些不妙。我在那邊世界,修至靈道仙人,早已猜測到了當年之事。
那胡拉格斯,他有個師父叫心鏡上人,本是靈道仙人,如今已是靈道四階了。汗皇師弟,你想想看,詩君師弟被那修仙之人攻擊,如何能是對手?
你也看到了,我的修為境界比那心鏡上人差遠了,可是,前日我捉弄那紅毛統將耶利胡斯,如玩弄小兒於股掌之上。便是當今紅毛國主,他若敢不投降,我只一個指頭就可以輕輕滅了他!”
太平汗皇李詩劍驚道:“師兄,如此說來,莫非我弟弟他早已去世了麼?”
徐文虎道:“應該是的。”
李詩劍道:“那,為什麼當年乩仙批語卻說‘紅塵十年無人見’呢?我以為十年過去,他應該出現了呀!”
徐文虎道:“乩仙批語還說了,‘修仙仍歸太皇天’呢。”
李詩劍道:“師兄,當時你說過的,我身為太平汗皇,正合有著‘太皇’二字,詩君應該是迴歸我們太平汗國呀。”
徐文虎聽了,沉重地點點頭,說道:“汗皇師弟,那時愚兄我與你一樣都是凡人一個,如今我在修仙途中,混了近十年,看法又不相同。
我想過這個‘太皇天’,我估計,應該是更高階的修仙世界哪。此事我曾想過許多回,終是想不明白。
不過,我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詩君師弟他是太皇天的神仙轉世,前來助你為天下開太平。功成之日,自然要復歸神位,所以,乩仙才批曰‘修仙仍歸太皇天’的麼。”
李詩劍長嘆一聲,說道:“唉,看來果是如此。”
卻說二人在汗皇護衛的陪同下,上了青龍山雪嶺斷崖,但見山高勢壓天下,雪線綿連萬里。
風悽悽,雪紛飛。山高風更大,嘯聲也帶刺骨寒意,風厲雪飛狂,四散飄飛更迷人眼。
託缽村夫為之嘆曰:
風緊山高雪紛飛,峰陡路險人悽迷。十分寒意戎衣透,一片辛痠痛淚滴。祭汝空憶英雄笑,歸營漫聽戰馬嘶。當年意氣正風發,衝陣揮槍破大敵。
眾軍士擺上祭品,太平汗皇與徐文虎焚香祝禱;致祭完畢,李詩劍灑淚下山。
下山歸營的路上,徐文虎就勸說李詩劍,讓他放棄了汗皇之位,跟隨自己前去那上位世界修仙去也。
李詩劍道:“我從師兄身上,已經看到了修仙的好處。既然厲老師他們都在那邊,我回去將國事安排完畢,就遜了這汗皇之位,隨師兄你同去修仙。”
他兩個下山去了,卻不知那雪嶺斷崖背陰絕壁之下,一個巨大的雪繭,正將有所動作。
原來,當日李詩君被心鏡上人打落到此,太平汗皇是遍尋無果,幸有太皇天命運神王出手制止心鏡上人,救了李詩君一命,於是李詩君就此渾渾噩噩,如夢似醒地在雪繭中修煉起來了。
李詩君所修煉的是厲文山所授之《觀魚經》,李詩劍也學過,只是李詩劍作為太平汗皇,那是日理萬機,俗務纏身,自然是進境緩慢。
至於李詩君,在修煉途中,人在雪繭之內,本是無有半分塵滓於心中,本應當是進步快得很的,然而事實卻也是進境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