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劍拔弩張心不驚
名字是什麼,有些人會覺得他能影響一個人的運勢……
有的人認為,他只是一個稱呼,比如一位出家人,你如果開口問:請問您是張三嗎?
對方一定會回答說:這世上沒有張三,只有一個出家僧人。
既然他不是張三,又如何知道這世上沒有張三呢?而且這世上只有一個出家僧人嗎?他可以是出家僧人,別人也可以是出家僧人。同樣的,張三是別人,也可以是他。那麼這位僧人是在執著於過去的身份還是,執著與現在的身份,或者只是放不下一個名字。
對於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說吳斌,他就認為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但對於那年輕人呢,他是不是和吳斌有同樣的想法呢?
只聽那人說道:“在下姓梅,單名一個錢字。不知尊駕大名。”
梅錢,這顯然是假名。誰會希望自己沒錢呢。
想到這,吳斌遂答道:“在下姓吳,名文武。”
那人一聽,笑道:“好名字,好名字。正所謂‘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他日吳兄定可大展宏圖,真乃前途無量。”
“梅兄說笑了。”
兩人正在交談,只聽人群中有一老者嘆了口氣,說道:“怎麼到現在還沒來呢?”
他旁邊的年輕人介面道:“難不成真的出☯事☯了……”
那老人趕忙打斷他的話,說道:“可不敢胡說,這平安渡杜家在此渡船已有七代了,從來就沒出過事。記得那年我才十歲,一次陪母親回家看外婆,回家到渡頭的時候風疾雨大。當時的天氣,而且就我和母親兩人,按理說是不用開船的。可沒想到,那船老大竟然真就載我們渡河,還父子三人同出。行到一半,風浪更大了,船在中心搖擺不定,不能前行。那船老大竟叫兩個兒子跳下水,在船的兩側保持船的平穩……”
這人要上了年紀,話就特別多。一旁的吳斌聽了,心道:這老人家倒實誠,要是行到一半,那船老大起了歹心,還有你們的好。
眾人正議論著,也不知是誰眼尖,喊了一聲:“船來了。”
吳斌向河對岸一望,果然有小拇指大的點。漸漸的,影像清晰了,果真是個能載二三十人的船。
只不過,此時船上的人不多,除了划船的兩人,剩下的只有六人。其中五人是官差,還有一名是被押☯解的犯人。
眼見船快靠岸,六人來到船頭。其中四名官差手持水火棍,腰掛鐵尺,將犯人圍在中間。而另一名官差,顯然是押☯解的差頭,手中沒拿物件,腰間掛著一柄劍,站在眾人最前面。
只見那最左前方的一名差人朝人群掃了一眼,同時與吳斌四目相對了一下,便回過頭來與其他三名捕快點頭示意。這一切發生得極快,只是掃一眼的功夫,資訊已傳遞出去了。而這一切,全在那位差頭不知情的狀況下。
雖然只是一個眼神,但吳斌卻可以肯定,這其中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於是,吳斌決定,暫時先不管那採花賊,而是先看看這些人要幹什麼。
待船開之後,岸頭還有六人留了下來,沒有上船。其中四人身藏兵器,面露殺機,一臉兇相。
讓吳斌所沒想到的是,那個梅錢竟然也沒上船。
好奇之下,吳斌問道:“梅兄,為何不上船呢?”
那梅錢微微一笑,說道:“我等的人到了所以就不用走了。”
吳斌一聽,便明白了,他與那批人是一夥的,他們在此定當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這次他一定要跟上去探個究竟。
“那吳兄呢?你怎麼不上船。”梅錢反問道。
“可巧,我等的人也到了。”
正說著話,那四人已先走了,他們的方向正是那批官差前往的方向。於是,三撥十二人,走在一條道上。那走在最前面的差頭,不時回頭看看那四人。每當看到他們依然跟隨,他的眉頭便更加緊鎖。
跟隨一行人,吳斌來到一座大的鎮子。
今天剛好是趕集的最後一天,許多人買賣之後,就匆匆往鎮外走。